“微課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以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也是可視化微型優質學習資源。”為落實《浙江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施指南》,推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有效實施,2月25日,東陽市第二實驗小學迎來了浙江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的特聘專家成佳梁老師為該校做微課制作專題講座。此次培訓設在該校華山校區,兩校區教師全數參加。
本次講座,成佳梁從“微課創新制作路徑”“動畫微課快速創作”“互動微課設計創作”三個方面入手,結合實例給全校老師進行了系統詳細的展示與講解。
成佳梁提道:“通過微課模式,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從無意注意轉化成有意注意,通過微課中的文字、圖像和視頻,可以讓兒童更好地參與其中,促發興趣、習得知識,并促進孩子認知的發展、個性的發展和社會性的發展。”
活動過程中,成佳梁利用具體例子的呈現來直觀講述微課如何創新,采用互動形式讓老師們參與其中,比如看到“習作中倒敘插敘講解”的微課時,該校蔣培娟老師交流道:“運用微課的模式,將原本比較抽象的概念性知識用直觀易懂的微課動畫呈現,給學生帶來興趣的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據悉,該校自啟動信息技術提升工程2.0以來,全校參訓教師從上學期便開始線上網絡視頻學習及研修交流討論。而本次培訓,既有理論上的提升,又通過具體的案例,通過對比、動畫等形式,深入淺出,理論結合實際,讓全體老師們開闊了視野,了解了微課的創新化制作以及如何制作的過程。
“這次培訓讓我校教師收獲頗大,成老師帶來的滿滿干貨會讓我校老師未來對微課的制作幫助頗多。接下來我們會運用成老師提供的微課制作資源,讓微課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該校教科室主任徐麗珍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