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你折的這只花貓真可愛呀!”
折紙是一種“寓教于樂”開發(fā)幼兒智力的活動,深受孩子們的喜愛。為了提高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近日,南市中心幼兒園小一班開展了“趣味手工”折紙活動。
據(jù)悉,小一班在美工區(qū)域投放了彩色的紙張,小朋友剛開始特別的感興趣,基于小班幼兒年齡比較小,手部肌肉尚未發(fā)育完善,手、眼、腦動作還不夠協(xié)調(diào),所以個別幼兒在活動開展之初興趣都很高漲,沒折幾下就想放棄了,于是,蔣情老師以此為契機開展了一次趣味小動物的折紙活動。
在活動前,情情老師用兒歌的方式來吸引孩子們,接著引領(lǐng)孩子們怎么觀看步驟圖,并做了簡單的示范,先拿出一張正方形的彩紙,然后對折一次變成了三角形,接著把三角形的兩只角往下折,最后畫上眼睛、鼻子、嘴巴,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狗就出來了。小朋友們不可思議地叫道:“哇,這只小狗狗真可愛!我也想折。”
小朋友們迫不及待地拿著紙操作起來,時而相互討論,時而請教老師,在一次次的嘗試中,一次次折了拆,拆了折,孩子們的小動物終于做好了!各種形狀和表情不一的小動物們映入眼簾,有耳朵朝上的變成了小貓咪,有耳朵朝下的就變成了小狗,有笑的,難過的,有賣萌可愛的,也有生氣憤怒的……這么豐富的表情包,就像小朋友一天的心情!
“通過此次折紙活動,可以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操作興趣能力,提高幼兒的觀察和想象力,從而達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教師要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對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應給予充分的肯定,教師也要善于啟發(fā)和引導,并給予幫助,鼓勵幼兒把自己的折紙過程,用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樣,有利于幼兒的主動學習,同時也讓他們獲得極大的成就感。”何鶴敏老師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