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深化之年,鰲江鎮將繼續錨定建設溫州大都市區副中心先發地的總目標,聚焦攻堅轉型升級、城市建管、鄉村振興、生態建設、民生保障五個方面工作,深化改革創新,加快動能轉換,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
該鎮力爭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以上,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以上,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和6%以上。
聚焦轉型升級 推動產業發展
產業是發展的經濟命脈,項目是發展的根本支柱,鰲江始終把產業項目擺在工作的中心位置,讓發展的基礎越來越堅實。
2022年,鰲江鎮將深入推進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2.0版,完善墨城、城西、錢倉三大產業園區布局,加速推進三星機電、三聯傳動、旭漠箱包、潤豐機械等重大產業項目施工建設,打造機械機電百億產業集群;實施新一輪龍頭企業激勵培育工程,持續開展“雄鷹行動”“鳳凰行動”,支持和幫助三星機電、益坤電氣等企業上市;深入實施小微園提質增效行動,推動小微企業集聚發展,加快墨城小微園建設,建成投用錢倉萬鴻小微園(一期)。
同時,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推進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計劃,用好用活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傳統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完善5G新基建,提速萬鴻小微園、楠盛產業城、鞋城園區、墨城工業園等四大園區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深入實施科技企業新“雙倍增”三年行動計劃,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增強企業持續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力爭全年滾動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3個以上,新簽產學研合作項目2個以上。
“招大引強”“優中選優”,鰲江鎮將堅持重點突破大型央企、行業龍頭、上市公司,圍繞鰲江國際新城、西塘未來社區等重大項目落地穩鏈、強鏈、補鏈,編制主導產業招商路線圖,建立目標企業庫。穩步推進旭漠箱包(二期)、新誠減速機、金茂美食城等項目落地建設,力促東方世貿家居生活廣場、李寧非凡體育綜合體、國際水產城、墨城漁耕小鎮等意向項目簽約并申報省重大產業項目。抓緊抓牢總部回歸項目優惠政策紅利,加快京師聯盟、干細胞項目等總部回歸項目簽約落地,壯大稅源回歸規模。
聚焦品質提升 打造中心城市
城市承載著發展的希望,裝載著百姓的夢想。新的一年,鰲江鎮將主動融入“一主一副一帶三區”縣域整體發展格局,積極打造昆鰲協同發展區、濱江商務區,以鰲江國際新城、站前高鐵新城兩大核心項目建設為基點,高標準打造“一巔一門”兩大城市地標,高水準建設“鰲江八景”、開元名都酒店、中聯影視IMAX文化廣場,高起點推動智慧健康城項目,提升九疊河公園運營水平,建設集文旅、康養、時尚創意、數字生活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態智慧示范區和城市活力區。健全全域空間規劃體系,完善控制性詳細規劃,加快推進昆鰲大道沿線“退二進三”,重點推進老舊廠房搬遷,騰出城市發展空間;深入實施安置提速、老舊小區改造,持續攻堅城中村改造項目。
圍繞打造溫州南部交通樞紐中心的目標,鰲江將全力推進甬臺溫高速塘川互通、104國道西過境建設,提前謀劃溫福高鐵平陽站點、市域鐵路S3線落位鰲江方案,完善“水陸空”多元化對外交通體系;全面啟動興鰲東路二期、緯二路二期、迎賓大道等19條道路建設提升工程,建成通車興鰲西路延伸段、疏港大道延伸段等6條市政道路,打通東三路市政配套工程、荊溪路(二期)市政配套工程等斷頭路,進一步完善建成區路網體系。
同時,全域深化全國文明城鎮創建三年行動,健全文明城市創建長效機制,持續提升公共環境、公共秩序、公共管理水平。實施陣地提標行動,以“燕巢計劃”打造基層治理品牌,設立“燕巢積分超市”,引導轄區愛心企業、熱心市民等參與平安建設。繼承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矛盾調解“最多跑一地”改革,全面推進矛調品牌“三級聯創”,爭取實現村社矛調室(站)全覆蓋。堅持“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發展方向,全面完善智慧治理體系,推進“云上鰲江·數治城鎮”綜合治理平臺提質增效,高效整合鎮域視頻監控網絡,拓寬無人機應用領域,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全域提升。
聚焦鄉村振興 加快農村發展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效、邁向共同富裕新征程的必由之路。2022年,鰲江將高標準開展鄉村規劃設計,持續優化鄉村布局,推進雙梅、塘川、西塘、墨城四大片區集中規劃、組團發展;深入實施“千萬工程”,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鎮域全覆蓋;啟動新一輪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美麗鄉村風景線。
全力構建現代農村產業,實施糧食穩產提質工程,完善農田基礎設施。堅定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路線,做好“紅+藍+綠”三色旅游文章,滾動實施墨城小微園、荊溪村來料加工廠等16個村集體建設項目,加速推進北斗七星系文旅康養度假區、鰲江鎮樓巖生態旅游景區等4個“十四五”鄉村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創建書閣村、嶺根村等6個未來鄉村;依托當地資源稟賦,分類打造墨城漁耕小鎮、塘川橄欖小鎮、雙梅康養小鎮和西塘農文旅綜合體等特色項目,力爭2022年全鎮村級收支實現基本平衡。
全面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穩妥推進“三權分置”改革,探索開展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推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體系規范化、制度化;實行集體資產紅、黃、綠三色管理,進一步完善“三資”數字化管理模式;創新鄉村智治機制,加快數字鄉村的體系平臺、技術應用等方面探索,推動數字化與鄉村治理融合發展。健全完善農業產業項目數據庫,創造更優越的大學生、青年返鄉創業就業發展環境,完善鄉賢聯系機制,暢通農村投資渠道,以社會資本、農業人才、科技創新助推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聚焦生態建設 改善環境質量
為建設生態美、環境美、山水美的美麗鰲江,新的一年,鰲江鎮將嚴格落實“三線一單”管控制度,逐步開展不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和“三線一單”要求的重污染企業、工業園區等清理整治或清退搬遷工作。全面開展中央環保督察、省委環保督察信訪件“回頭看”檢查工作,完成大自然、雙龍、下岙等3處廢棄礦山環境修復治理工程。建立網格化監管機制,加強日常環境監管和聯合執法,開展工業物料堆場專項整治行動,動態調整違法排污或信訪投訴企業檢查頻次,打擊震懾環境違法行為。
深化環境綜合治理。持續開展“五水共治”,完善河(湖)長制信息一體化建設,引進一體化水處理設備;深入推進美麗河湖創建,打造省、市級“五水共治”實踐窗口示范單位;鞏固提升“污水零直排示范區”創建成效,高質量推進10個舊居住小區、22家機關企業單位污水管道改造工程,改造升級城市污水管網,實現轄區內污水零直排。打好保衛藍天持久戰,加強源頭管理和綜合治理,建立污染排放源清單,完善涉氣“散亂污”企業動態管理機制,確保全年空氣優良率保持在90%以上。打好垃圾分類攻堅戰,加強垃圾分類智能化水平,加快開發區垃圾中轉站建設提升,完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置體系。打好凈土清廢陣地戰,開展全域“無廢城市”建設,持續推進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全面深化塑料污染治理,基本形成城鄉一體的多元共治體系。
聚焦民生保障 共享發展成果
發展是最大的民生,成果理當由人民共享。2022年,鰲江鎮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織就民生幸福“三張網”,讓群眾的幸福更有“質感”,讓鰲江的發展更有“溫度”。
優化提升“文化教育網”。鰲江鎮將聚焦歷史文脈創新延續,構建高品質文化服務體系,建成投用黃公望公園、史伯璇文化廣場等文化陣地,提高文化服務覆蓋面,打造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進一步優化高質量教育布局,加快鎮安路小學、古鰲頭學校、新湖學校落地建設,加快推進站前、藕蓮等公辦幼兒園新建及其他改擴建項目,提高公辦幼兒園覆蓋面;新建續建鰲江七小擴建二期工程、鰲江三中餐廳活動室工程等9個項目,持續完善學校基礎設施。
織密織牢“衛生健康網”。鰲江鎮將慎終如始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精密智控”為抓手,以“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為重點,補強大網格,細化微網格,發揮藥店診所、小區黨支部等“哨點”作用,加強“人物地”同防,常態化開展應急演練,提升疫情應急處置和閉環管理能力。大力推進“健康鰲江”建設,加快平陽中醫院遷建、智慧健康城等重點項目建設,主動融入縣域醫共體改革大局,落實鰲江、錢倉、梅溪、梅源等4個衛生院的標準化建設。
拉緊拉實“民生保障網”。鰲江鎮將積極開展城鄉危舊住房排查整治,深入實施安置提速行動,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做好就業援助和創業幫扶,搭建就業供需對接平臺,重點幫助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部署開展安全生產三年行動,壓緊壓實領導責任、屬地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加快完善數字化應急管理體系,切實保障消防安全形勢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