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細作,碩果滿枝。
2021年,平陽縣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2億元,增長15.1%,連續12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
這一年,縣財政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保基本、守底線、促均衡、提質量”的工作要求,統籌抓好“生財、聚財、用財、理財”四篇文章,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財政力量。
聚焦強產業增動能
保障重大戰略實施
支持工業強縣戰略。全面梳理整合全縣涉企系列政策,有序引導我縣企業做大做強,提升工業龍頭企業核心競爭力、區域經濟帶動力和領導力,剛性兌現各項涉企財政優惠政策6.34億元,惠及企業3169家。
支持創新首位戰略。確保財政科技撥款占財政經常性支出比重只增不減,科技投入增長超15%以上。把人才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安排經費4077萬元用于“百名英才引育計劃”、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高校畢業生招引“510計劃”等。
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爭取省級鄉村振興集成創新示范建設縣,獲省級獎補資金4000萬元,助推鳴山塘河“一線五村”一體化發展。開展省級基層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服務創新試點,為涉農主體開展擔保業務。統籌整合涉農資金8105萬元,支持農業產業項目100余個,帶動農民增收、村集體致富。
支持基層組織建設。爭取上級資金1568萬元落實一事一議助推美麗鄉鎮試點項目,安排2050萬元用于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及“飛地抱團”項目,共惠及村社88個。適應村社書記、主任“一肩挑”帶來的基層治理體系變革,全面提高村干部報酬,激勵廣大村干部擔當干事。
聚焦補短板惠民生
篤行為民利民之舉
保障民生支出。2021年,民生支出70.6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75.1%。加大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社保等民生領域投入,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實現只增不減,低保保障標準實現全市統一(達到每人每月886元),城鄉居保基礎養老金標準從225元提高到260元,城鄉醫保財政補貼標準從890元提高到990元,一系列舉措,持續助推“擴中”“提低”工作。
保障疫情防控。安排疫情防控經費1.5億元用于基建、設備和防控物資采購。向51家企業下達穩崗補助510萬元,鼓勵企業留員工穩崗位。撥付疫苗費用及接種費用1.12億元,實現全民新冠肺炎疫苗免費接種。
保障糧食收儲。參與研討縣國有糧食收儲公司“大包干”財政補貼辦法,結算并下達糧食政策性補貼資金382萬元,確保糧食儲備規模、費用、倉儲三到位。
聚焦穩增長調結構
強化財政收支管理
破解要素瓶頸制約。爭取各類債券資金34.43億元,同比增長59.5%,創歷史新高。超前謀劃、實地跟蹤做地出讓工作,2021年土地出讓成交額超70億元,創歷年之最。
完善動態監控機制。加強國庫集中支付和“兩直”資金動態監控工作,核查374條預警線索,涉及資金5978萬元,糾正金額2059萬元,切實提高財政資金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有效性。
保障項目建設。充分運用財政、債券、融資等手段,統籌各類資金超60億元,保障全年73個縣本級政府投資項目及576個國企投資項目。
聚焦強改革促轉型
凝聚趕超發展動能
預算管理一體化改革穩步推進。上線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整合基礎信息、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等預算管理業務流程,橫向串聯全縣200余家預算單位,提高預算管理各環節的標準化、自動化水平。首次在一體化系統中對績效目標開展實質性監審,整改意見通過系統直接推送至預算單位,實現與預算編制工作的無縫融合。
政府采購改革穩步推進。政采云平臺運用率達100%,執行采購17.24億元,節約資金1.94億元。全面運用項目采購電子交易系統,完成項目433個,交易額7.36億元。開展政府采購支持融資暢通工程,推廣政采貸、履約保函等業務。通過政采云平臺授予中小微企業合同數371個,金額6.02億元。
電子票據改革穩步推進。財政電子票據單位覆蓋率、開票率達兩個100%,推動平陽縣人民醫院、縣第二人民醫院及縣中醫院完成“醫療機構直連”模式改革,實現電子票據信息與省平臺的實時交互。
國有企業改革穩步推進。成立中共平陽縣國有企業工作委員會,指導縣旅投、縣城投、縣交投、縣公投、縣水投五家公司成立企業黨委,并派駐紀委書記。完善縣城投、縣旅投、縣國發、縣交投和縣公投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分設董事長與總經理。組建縣人才有限公司,推動國企發展和人才發展攜手共進、互促共贏。開展國企低效閑置資產有機更新和降閑提效行動,盤活資產0.51億元,做大資產53.11億元。
聚焦重監管嚴績效
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嚴格財政監督。以“自查+重點檢查”的方式開展全縣116家行政機關、事業單位財務專項檢查。選取平陽浦發村鎮銀行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針對2017年至2020年以來扶貧資金專項檢查反饋的問題開展全方位拉網式排查,進一步增強財政監督執法剛性。
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將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納入財政內部考評體系,預算績效管理改革項目入選全省績效管理改革優秀案例。績效監控結果運用,共調減預算資金5589萬元;績效評價結果綜合運用,調減預算資金1.38億元。
加強項目審核。完成各類建設項目投資估算審核177個,核減金額3.68億元。完成各類建設項目結算備案審查244個,核減金額2.48億元,針對審查發現的問題項目,及時督促相關單位整改落實。
聚焦防風險保穩定
打好除險保安硬戰
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對新增政府投資項目開展債務風險評估,出具評估報告195份,未通過風險評估的堅決不予立項,堵住債務源頭。嚴格執行融資備案機制,新增融資綜合成本同比下降11.7%,非標占比同比下降45.2%。
防范化解社保基金風險。密切關注社保基金運行,加強動態監測和預警分析,做好企業養老保險金省級統籌工作,規范被征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政策實施,強化兜底責任,避免社會風險。
防范化解鄉鎮財政風險。持續加強督查督導和內控規范,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鄉鎮財政管理的實施意見》,規范鄉鎮財政機構設置和崗位設置,全面加強鄉鎮財政管理。
聚焦學黨史悟思想
擦亮“財潤紅都”金名片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第一時間動員部署,及時傳達、縝密組織黨史學習教育各項工作。開展“學黨史、感黨恩、當先鋒”系列主題黨日活動,讓黨員干部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
勇當防疫抗疫先鋒。面對突發疫情,局班子成員帶頭表率,第一時間奔赴疫情前線,“逆行”抗疫。從萬全鎮、動車站、高速口到疫情防控指揮中心,財政干部身先士卒、沖鋒一線、連夜值守,在疫情防控中彰顯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夯實兩新黨建基礎。調整會計協會黨員的組織關系,推動昆陽、萬全、蕭江、麻步會計協會以及建筑安裝與房地產會計協會成立聯合支部,全縣會計行業實現黨組織全覆蓋,會計行業組織建設翻開新篇章。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分層推進清廉示范建設,成立全面從嚴治黨工作領導小組,下發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要點,派發“一崗雙責”清單,開展廉政專題教育,扎實完成縣委巡察組對財政局巡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任務,獲全縣“建設清廉機關、創建模范機關”工作先進集體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