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再掀新高潮
回眸來時路,砥礪前行碩果累累;展望未來時,不忘初心斗志滿滿。2022年,是綜合交通“十四五”的關鍵之年,該局將持續對照高水平“交通強省”建設目標,緊緊圍繞市縣大干交通戰略部署,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體系,持續加大交通惠民力度,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水平,奮力打造溫州南部交通樞紐中心。
以“超前”思維 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2022年,我們預計全年完成交通投資46.7億元,持續錨定加快建設溫州南部交通樞紐中心目標,加快構建‘15-30-60’交通時空圈。”該負責人告訴記者,“15-30-60”交通時空圈即15分鐘主要鄉鎮,工業區、景區上高速或國省道;30分鐘主要鎮區、景區到高鐵站,主要鎮區到中心城區;60分鐘中心城區至溫州城市群及浙中城市群主要縣市區,這正是該局“十四五”期間圍繞的一個“中心”。
2022年,該局還將以“超前”的思維,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力推進瑞平蒼高速公路平陽段、甬臺溫高速公路平陽北互通、鰲江互通、平陽縣勝利路東延段新建工程、平陽火車站至昆陽公路工程等9個項目建設;開工環南雁蕩山景區道路工程一期、瑞平蒼高速至南雁蕩山景區南北線工程、古盤山快速通道(新園路至勝利東路段)、平陽港站城大道(平陽火車站至鰲江互通)、顯橋一橋改建工程等12個項目;深化甬臺溫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平陽段)、溫州高速繞西南線海西互通增設工程、218省道平陽騰蛟至蕭江段改建工程、219省道路平陽懷溪至鬧村段工程等9個項目前期報批工作。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我縣還將以“六縱六橫兩環”“三縱兩環十五射”為布局,不斷完善東部路網,加密西部路網;進一步貫穿東西通道,暢連“瑞平蒼高速+甬臺溫高速”“218省道+104國道西過境”“港站城大道”“230省道+104國道”“57省道復線+218省道+228國道”五條通道,打通“大動脈”,暢通出行“快時代”。
以“為民”情懷,推動民生工程落地落實
交通民生實事工程,滿足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是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的具體實踐。2022年,該局將以盡心盡力、提速增效的實際行動,始終堅持“以民為本”的中心不變,緊扣群眾所需、所盼,高質量發展“四好農村路”,持續推進城鄉公交均衡發展,加快推動港口水運發展,全力推進交通民生實事工作取得扎實成效。
“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的獲得,不僅是一種鼓舞,更是一種激勵。在交通建設中,建好“四好農村路”的作用毋庸置疑。近年來,我縣持續錨定“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目標,全力攻堅“建、管、養、運”閉環管理,打通“兩山”轉化通道,打開了鄉村振興新局面,實現了平陽鄉村“換新顏”。在2022年,該局將在原有基礎上,全面提升農村公路等級和品質,并融入“共同富裕”的核心理念,計劃實施一般公路新改建40公里,路面維修84公里,全面促進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暢通“毛細血管”,讓一條條獨具平陽特色的美麗公路為共同富裕增添底色。
2017年,我縣全力推進建制村客車“村村通”攻堅行動,客車通村率100%;2019年前,全縣公交車數量也從123輛增至442輛,新增線路23條,新能源公交車增加130輛,城鄉公交化率由23%提升至100%;2021年,新增優化公交班線再增23條,新能源公交車再投60輛……如今,四通八達的公交線路、干凈舒適的公交車輛,讓群眾出行更便捷、更舒心。2022年,我縣將繼續優化調整公交線網,新增或優化公交班線5條,開通水蕭線公交班線,計劃建設港灣式停靠站35個,新增公交電子站牌35個,全面推進城鄉公交均衡發展,讓公交惠民工程真正落在實處。
在港口水運方面,該局還將積極向上爭取,將新港區建設納入上位規劃 “大盤子”,加快建設油品化工碼頭2座,更新老舊客運船舶,進一步抓好老港口防污染整治工作。
以“系統”理念 提升交通行業治理效能
“一直以來,我們都高效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緊緊圍繞‘部門多跑、數據多跑、群眾少跑’的原則,把方便讓給群眾。”據該負責人介紹,在“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過程中,該局不僅有效解決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營運注銷“一件事”多環節等問題,還做好道路從業人員從業資格證網上、掌上辦理等工作。在新的一年里,該局將以數字化改革為抓手,全面推進行政審批改革,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零跑腿,實現審批工作提速增效。
交通擁堵是一個熱門而又難以解決的問題。隨著我縣“治堵”工作的持續深入,道路交通日漸暢通,出行環境得到顯著提升。而這,正得益于我縣穩步推進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工作。下一步,該局將不斷優化縣域線網布局,進一步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加強城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全縣道路交通服務水平。
另外,該局還將在行業監管、隊伍建設等方面狠抓細管,不僅將繼續深入開展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不斷健全安全責任體系,確保行業安全穩定,還將筑牢根基,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相關規定,積極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專項活動等工作,強化交通隊伍建設和黨員干部教育,縱深推進“清廉交通”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