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實施人才和創新首位戰略”,區第十五次黨代會上的一聲號召,仿若令槍擊錘的錚鳴。云程發軔,我們要始終保持愚公移山般的決心、信心、耐心,構建創新發展的“護城河”,奮力走好科創強區建設的趕考之路。
建設科創強區的“牛鼻子”,要發揮“甬江科創大走廊鎮海片”的策源功能。當前,甬江實驗室、新型研究型大學、中石化寧波新材料研究院等科創平臺建設如火如荼。在深度參與建設的過程中,唯有積極承接科創平臺的溢出效應,我們才能從內涵層面“再造一個鎮海”。
承接溢出效應,土地要素保障首當其沖。鎮海土地開發強度接近50%,工業用地“一畝難求”,出清低效企業、低效用地刻不容緩。“騰籠換鳥”的陣痛,必然會有。讓懷揣產業化夢想而來的高層次人才導入高端產業,我們必須拿出排除萬難的決心,為創新發展騰出空間。
承接溢出效應,制度供給亟待突破。我區通過“科技金橋”“科技紅娘”等載體,不斷探索破除科技與產業“兩張皮”問題的解法,科創資源配置的封閉、低效現象仍舊存在。
我們必須拿出敢闖敢試的信心,在轉化機制、交易規范、激勵機制、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推動制度創新,奮力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承接溢出效應,還需要我們付出更多耐心。因為科創平臺尚處培育建設期,創新引領作用還不能完全顯現。初期的科研成果無法迅速轉化為經濟效益,還要地方政府提供更多支持。或許,科創平臺取得的成效,也不能盡數體現在對職能部門的考核指標中……
科創戰略無法速勝,沒有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光鮮,但是每一分投入就會增加一點競爭力,比拼的是耐心、籌劃和長遠的奮斗精神。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我們只有“與時間做朋友”,才能收獲更大的價值。
如果說過去,科創只是一條賽道、一番布局,那么今時今日,科創就是鎮海的主戰場,是我們的必答題。我們要做的,就是解決問題和困難、破除桎梏和制約、捱過陣痛和考驗,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和擔當堅持創新,在科創舞臺盡情展現華麗轉身,交出創新蝶變的硬核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