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實施人才和創新首位戰略”“始終把創新放在發展的核心地位”“鍛造以創新為內核的發展主動能”……區第十五次黨代會上,創新成為區委報告中的熱詞。大會擘畫的現代化濱海大都市科創強區、品質之城的宏偉藍圖,更是引發科技戰線工作者熱議。
科創平臺:三鏈融合促攻關
“這款收納箱,應用了我們研發的新材料,既輕巧又堅固,還有保冷保鮮的功能。”近日,在中石化寧波新材料研究院,該研究院副院長林華杰指著多款產品,介紹這個科創平臺落地轉化的科研成果。
中石化寧波新材料研究院是我區與鎮海煉化合作共建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和高科技產業孵化基地。2021年,該研究院邊建設、邊運營、邊產出成果,一期工程實驗樓實現結頂,并同時在研48個項目,申報項目入選市“科技創新2025”重大專項。
“打造科創強區,作為鎮海科創平臺中的一員,我們責無旁貸。”林華杰表示,區第十五次黨代會對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提出了明確要求,也為中石化寧波新材料研究院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將突破科技創新壁壘,推動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融合發展,并聚焦重點研發領域,確保攻關進度和成效,為建設科創強區作出積極貢獻。”
科技企業:守正創新謀質變
“過去一年,我們對換熱器產品進行了功能升級,獲得43項專利。”談及企業創新,鎮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都躍良感觸良多。咬牙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憑借在纏繞管式換熱器領域近30年的執著鉆研,石化建安的產品在全球高端換熱設備中占據一席。
2021年,石化建安通過與知名院校合作、獎勵企業人才等辦法,實現了研發能力的又一次飛躍。持續的科研投入不僅讓企業實現了產值20%的增幅,更摘得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稱號,換熱器產品更是成為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
“對企業來說,停滯不前是風險,創新緩慢也是風險。”都躍良認為,企業是科創強區建設的重要力量,每個企業個體要對創新有緊迫感,持續投入科研,在產品取得優勢的同時,推動企業組織本身向數字化轉型。
職能部門:雙向發力繪宏圖
“進一步推進科創平臺提質增效,使之產出更多成果,落地轉化在鎮海,服務本區域企業和產業。” 區科技局局長李益敏表示,我區將在深度參與甬江實驗室、新型研究型大學等高能級科創平臺建設中,積極承接創新成果的溢出效應,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科創策源優勢,提升創新績效。
目前,我區擁有266家高新技術企業、1500多家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全區70%的R&D經費來自于企業研發投入。“實施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科技企業發展梯隊。”李益敏表示,我區將加大對企業創新活動的服務力度,計劃今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0家、市科技型中小企業200家以上,規上企業有研發活動占比達到85%。
站在新起點、踏上新征程。科創平臺、科技企業、職能部門相關人士在話語中展示的決心和意志,代表著鎮海科技人“闖”的精神、“拼”的勁頭。借由創新鏈兩端“雙向發力”,我區有望真正走上創新驅動內涵式發展的道路,科技強區的美好藍圖也將在干事創業的奮勇實踐中轉化為生動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