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是吃小龍蝦的季節。5月27日9時,西塢街道蔣林朝農場負責人蔣林朝正忙著在自家水稻田里捕撈小龍蝦。
去年起,經漁技專家介紹,蔣林朝發展10畝稻田用于養殖小龍蝦,第一批小龍蝦已于今年4月上市。相比傳統養殖模式,水稻田養殖小龍蝦能減少飼料投放,加上西塢優質的水源,出產的小龍蝦個頭大、品質佳,市場上供不應求。
“剛上市時,價格最高賣到每公斤240元。小龍蝦的收獲期長達3個月,收益非常可觀。”蔣林朝高興地說,10畝稻田目前已經收獲小龍蝦1000公斤,除掉成本共收益2萬多元。
水稻田里養小龍蝦的模式,不僅讓蔣林朝多了一筆收益,更可種出“生態米”。6月下旬,該基地將種植水稻,養殖小龍蝦能讓生態循環系統更加完善,可以減少水稻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蔣林朝說,稻蝦養殖模式不論是小龍蝦還是水稻,品質都更好,而且實現一畝多收,糧漁共贏。
近年來,我區漁技專家積極推廣生態養殖模式,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圖為蔣林朝正在水稻田里捕撈小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