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干山鎮(zhèn)五四村的游客服務中心對面,一棟充滿現代化氣息的白色別墅引人注目,這里就是莫干山民宿管家培訓中心。“這幢房子是從村民陸玉芳手中租下的,于去年年初正式招生營業(yè)。”管家培訓中心的教務主任張弘揚說,一年來共培訓了上百位民宿管家,不但創(chuàng)造了200多萬元的營業(yè)額,也為莫干山的民宿發(fā)展提供了強大助力。
而這樣的例子,在五四村并不少見,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孫國文說:“去年村里通過資產盤活、產業(yè)發(fā)展等形式,村集體經濟收入733萬元,人均達到5.5萬元,讓共同富裕的路上不落下一人。”
作為“停不下來”的改革試驗田,我縣深入探索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形式,激活鄉(xiāng)村資源要素,以多種形式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6817宗781畝、面積129萬平方米,推動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年均增長24.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0%。
政策支持培育鄉(xiāng)村新業(yè)態(tài)
這些年,來莫干山開民宿的人越來越多,不少村民也想把閑置的宅基地租出去,但僅憑一紙租賃協(xié)議,雙方心里都沒底。而一張宅基地農戶資格權登記證,給大家?guī)砹艘活w“定心丸”。
“有了不動產權證,就算時間再長也不用擔心對方不認賬了。”勞嶺村蝶來三舍的民宿業(yè)主童建民說,他在7年前租下了村民康吉勇的閑置房屋,還簽了30年的租賃協(xié)議,但因為一直沒有拿到不動產權證,心里總覺得不踏實。
前幾年,我縣出臺了全國首個基于“三權分置”的宅基地管理辦法,明確了宅基地農戶資格權的保障途徑、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的利用方向及方式。特別是探索安排農戶可以將一定年期的宅基地使用權和農房使用權流轉給業(yè)主,同時又可以拿到合法的權證。這一政策讓童建民和康吉勇都很心動,并第一時間咨詢獲得“三權分置”證書需要的條件。“有了證就有了法律保護,我心也踏實了。”童建民開心地說。
勞嶺村“塔莎杜朵”民宿的經營者周云云作為第一批拿到宅基地“三權分置”證書的人,除了民宿“塔莎杜朵”的不動產權證,她還拿到了自家烏龍山的農村宅基地權證。憑借這兩個證,她從銀行得到了100萬元授信貸款用于民宿經營,首次實現了農村宅基地和房屋使用權的抵押權能。“不但解決了一直困擾我的難題,還緩解了經營民宿的資金壓力,這讓我開民宿更有底氣了。”
產業(yè)落地拓寬鄉(xiāng)村共富路
這段時間,鐘管鎮(zhèn)的干山農貿市場綜合體讓人眼前一亮,嶄新的環(huán)境和寬敞的車位讓顧客和商家十分舒心。“以前的農貿市場經常出現垃圾亂丟、車輛亂停的情況,整體營商環(huán)境較差,現在我們有了新的攤位,大家都會自覺做好攤位的衛(wèi)生清潔工作。”蔬菜攤主嵇湖平說道。
其實,農貿市場改變的不僅是環(huán)境,更為村莊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2019年,葛山村、東千村等6個村共同出資2100萬元,聯建了這個農貿市場綜合體,不僅提高了閑置土地的利用率,6個村也能按照投資額比率獲得不錯的經濟效益。”鐘管鎮(zhèn)副鎮(zhèn)長嵇振海說道。
閑置土地帶活一個產業(yè),把“包袱”變?yōu)?ldquo;財富”的案例不止于此。在洛舍鎮(zhèn)東衡村的眾創(chuàng)園C區(qū)塊,1號樓是由東衡村及7個欠發(fā)達村聯建的標準廠房,該項目總投資3200萬元,通過分享租金收益,目前,7個欠發(fā)達村取得收益已超100萬元。
如今,我縣以閑置農房和閑置宅基地為資源要素,積極招引數字產業(yè)類、文化旅游類、咨詢服務類等新經濟、新業(yè)態(tài)落地,將農房變廠房,讓“冷資產”變?yōu)?ldquo;熱財富”,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助力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由縣交水集團牽頭與舞陽街道五個村聯合組建的強村公司抱團聯建德清綠色建筑工業(yè)化產業(yè)園區(qū)項目和新市鎮(zhèn)6個行政村共同出資建造的標準廠房都是鄉(xiāng)村資源整合致富的真切實踐。
數字賦能激活鄉(xiāng)村大格局
手指在屏幕上左右滑動,客戶就能看到正在線上“掛牌”流轉的宅基地3D實景全貌。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年12月,杭州未來鄉(xiāng)村科技有限公司以每年5000元的租金,從鐘管鎮(zhèn)曲溪村的農戶潘信章手中,取得一宗面積為212平方米的農村宅基地的使用權,使用期限為5年。這是我縣宅基地制度改革數字化突破的首次嘗試,也是全國首宗在線上平臺成功盤活的農村宅基地。
閑置農房實現了線上高效盤活,這讓農民嘗到了數字化應用的甜頭。其實,這樣的成績要歸功于“宅富通”平臺。去年10月,我縣圍繞農村宅基地審批難、服務難、監(jiān)管難等問題,建成了全省首個農村宅基地綜合管理信息系統(tǒng)——“宅富通”。通過融合運用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維、數字化認知,不斷拓寬宅基地改革的創(chuàng)新路徑。目前,莫干山鎮(zhèn)、鐘管鎮(zhèn)、下渚湖街道、舞陽街道的82宗閑置農房已在“宅富通”線上平臺“掛牌”流轉,為我縣盤活閑置農房,農戶奔向共富,增添了強勁動力。
眼下,依托我縣的產業(yè)優(yōu)勢,縣農業(yè)農村局綜合運用遙感測繪、高精地圖、實景三維等地理信息技術,全面摸清了我縣農村宅基地規(guī)模、布局、權屬、利用狀況等基礎信息,正加快建立宅基地專項數據庫。“如今,宅改工作在我縣全面開展,西部地區(qū)已取得良好的成效,接下來,我們要加強新市鎮(zhèn)、新安鎮(zhèn)、禹越鎮(zhèn)等東部地區(qū)宅改進度,通過建立一整套的政策制度、一站式的平臺運營、一體化的盤活方案、一條龍的服務體系和一件通的改革舉措,有效促進閑置農房和閑置宅基地盤活利用,實現村集體和農民‘雙增收’,不斷釋放改革紅利、放大改革成果,促進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縣農業(yè)農村局黨委書記、局長陳楊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