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雷甸鎮的楊墩生態休閑農莊一片喜人的農忙景象。
“把樹埋進去后,要在土壤里加入腐熟的有機肥,這樣才能讓枝干長得更加壯實。”農場的師傅手把手教學,為“新人”們細細講解種植桃樹的注意事項。
楊墩村村民王會強就是農場新晉的職工之一,他和妻子早年間被鑒定為精神殘疾,病情好轉后夫妻倆靠養殖謀生,后續間或打打零工。打零工收入不穩定,進企業入職有障礙,正在王會強為生計發愁的時候,一份家門口的工作找上門來。“村里通知我們可以來農莊幫忙,有不少崗位可以選擇,既可以做零工靈活就業,也有保潔保安等長期崗位。”得知消息后,王會強立即報了名。
楊墩生態休閑農莊位于楊墩村,總面積1000畝,是一個從事農業種養殖及農業旅游的休閑農莊,枇杷種植是該農莊的特色產業之一。通過一三產融合發展,農莊經營得有聲有色,每年吸引游客達二三十萬人次。
“農忙的時候我們最多同時需要200人,農場里也可以提供一些長期崗位,我們會結合殘疾人、低保戶等個人需求進行匹配。”對總經理王恩超來說,農莊成為幫扶基地后,不僅可以幫助困難群眾拓寬就業渠道,也為農莊解決招工問題提供助益。
楊墩村枇杷種植戶達300戶以上,其中也有不少是殘疾人和低保戶。楊墩生態休閑農莊通過幫農戶收購枇杷,進一步拓寬了銷售產業鏈,帶動果農增收致富。“接下來我們也會重點幫扶困難家庭,帶動大家共同發展,讓枇杷甜到心里頭。”王恩超說。
為了做好助殘扶困工作,該鎮已依托當地特色產業,在楊墩生態休閑農莊及福云家庭農場建設幫扶基地,通過技術輔導、黨企結對、產銷結對、輔助就業、搭建平臺等各種渠道,促進困難群體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