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南潯區“重點人群核酸檢測預警應用”近日在浙政釘APP上線,標志著該區在全省率先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對全區重點人員核酸檢測落實情況的線上監管。
在近期的核酸檢測過程中,出現了核酸檢測重點人員類型繁多、應檢頻次不一、基層工作人員很難精準管控等問題。為此,南潯區依托基層治理平臺,在省大數據局和省衛健委的支持下,通過浙江省全員新冠病毒檢測平臺的數據回流,第一時間建立了“重點人群核酸檢測預警應用”,實現應檢盡檢、不漏一人。
“系統上顯示你需要2天做一次核酸,但你已經3天沒做了,請馬上就近做核酸,并及時向我們反饋。”當天下午3時,區衛生健康局督查員戴玲萍打開浙政釘APP,點擊進入平臺,發現自己督查范圍內的一名人員并沒有按要求做核酸檢測。于是,她立即趕到該人員所屬單位當面告知整改。
據介紹,該應用結合重點人群核酸檢測特點,采取鏈條式管理辦法,為每個主管部門設置督察員賬戶,對本部門管理的重點人員進行動態管理,錄入基本信息、核酸檢測頻次等。系統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術,將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人群人員信息進行歸集、分類、匯總,建立起全區重點人群信息“動態數據庫”。
“動態數據庫”通過核心算法,自動計算下一次核酸檢測時間,提前對核酸檢測時間進行智能提醒。同時,該應用建立閉環機制,若超過3次線上或線下督查仍未完成核酸檢測,公安等相關部門將按照疫情防控有關要求介入,并依法采取相關措施。
“平臺上線后,避免了手動錄入被采樣人員信息,在降低安全風險的同時,大大提高了采集速度和信息準確度。”南潯區防控辦介紹,重點人群信息通過系統自動讀取錄入,結合各類實際應用場景規劃,完善提升基層社會服務管理綜合信息系統,搭建大整合、高共享、深應用的治理平臺,強化對社會治理全領域的數據支撐和應用支撐。
據悉,接下來南潯區將進一步完善該應用,整合相關數據,打造疫情核酸檢測總樞紐,提高數治能力,構筑精準疫情防控的“數字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