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視3·15晚會對湖南省土坑酸菜、河南禹州“玉米淀粉”、“木薯淀粉”混制冒稱“紅薯粉條”、“山藥粉條”等問題進行了曝光,那么,湖州情況如何呢?昨天上午,我市全面開展3·15晚會曝光問題食品排查工作,記者也隨隊進行探訪。
浙北農副產品交易中心的腌醬菜門店是當天檢查的第一站。在一家生產銷售酸菜的店里,檢查組重點檢查了該店的索證索票、進貨來源,生產加工環境等情況。記者注意到,該店庫房內一款“夢夢雪菜”的產品標注保質期為6個月,但并沒有生產日期,庫房內不少其他產品,也都沒有標注生產日期。不僅如此,在該店的生產加工間,生產環境較為混亂,衛生條件較差,腌制的榨菜直接放置在地面進行加工,生產所用原材料也與腌制產品混放。
“從現場檢查的情況來看,還存在不少問題,比如生產環境臟亂,不符合食品生產衛生規范、原輔料采購索證索票不到位、生產過程衛生控制不嚴等等。”執法人員對現場檢查情況進行了固證,后續將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進行查處。同時,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部分產品進行了抽樣送檢,檢測結果將及時向公眾進行通報。
隨后,檢查組還對市場內銷售的粉條進行了檢查。檢查組重點查清粉條的進貨來源、索證索票、食品檢驗信息等情況。現場未發現有從河南省禹州市夏都三粉廠、鋒范農副產品、豫康三粉加工廠、禹鑫粉業、瑞田農副產品等央視3·15曝光生產單位進貨的粉條,也沒發現其他問題。
“接下來,我們將對銷售酸菜和粉條的大型商超和農副食品批發市場銷售者進行全面摸排,查清酸菜和粉條的進貨來源,對產自3·15晚會曝光的相關單位的食品,監督經營單位下架封存。”市市場監管局介紹,該局將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醬腌菜》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淀粉制品》要求,對下架的酸菜和粉條進行監督抽檢,對不合格產品依法從嚴查處;對進貨查驗不清、無進貨來源等問題,也將依法懲處,確保群眾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