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當前疫情形勢嚴峻復雜,日前,鹿城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發布通告,要求所有外賣、快遞、投遞等一律不得進入社區小區、城中村,實行無接觸配送,在社區小區出入口、城中村指定區域中轉存取。3月15日下午,記者探訪市區部分小區查看快遞行業無接觸配送落實情況究竟如何。
時值中午,正是用餐高峰,記者用手機在某外賣APP上下單,并將取餐地點定在蓮花大廈,大約30分鐘后接到外賣員電話。“您好,現在小區不讓進,訂單物品放到大門口的外賣點上了,請您及時取走。”記者趕至該小區專設的外賣點進行取餐,入口處小區工作人員見狀直接表示,“可以讓外賣員送至家中,不用特地跑到門口取餐。”隨后,記者在小區門口蹲守了5分鐘,陸續看到外賣員入內,該小區工作人員并未上前制止。
針對快遞取件,在做好消毒的前提下,蓮花大廈允許快遞員進入小區內,分時段錯峰將快遞放入專用快遞柜,并用短信或電話通知居民取件,再按照原路線駛離小區。但在快遞員入內時工作人員并未查看其溫州防疫碼,并檢測體溫及登記信息。
在馬鞍池東路27-29幢小區,相關人員告訴記者,該小區為老舊小區,從防控的角度說,肯定是隔絕在小區外更好一些,但對于“無物管、無主管部門、無人防物防”的“三無”小區,沒有專人管理想要實現“無接觸”配送稍顯難度。
隨后,記者在該小區某居民單元樓旁看到一處貼有“郵件、快遞集中存放點”的大門,門上還貼有國際郵件快件收拆防護操作及防疫知識宣傳單,以提醒居民注意安全防護。在門內,記者看到該處堆放有不少快件,一旁的消殺記錄表上有人員進行登記對快遞的消殺時間及物件等信息。
在位于蓮花路的蟬河大廈記者看到,小區入口處搭建有臨時快遞棚,不少快件正在此處“擺攤”。“為最大程度降低病毒傳染的可能性,在快遞員配送過程中,可電話聯系用戶確認收貨方式,并將包裹投遞至集中點。”該小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工作人員會對當天的快遞按樓號進行分類,并將樓號及門牌號貼在快件上,居民可根據樓號區域,立即找到自己的快遞。
在快遞棚旁還放置有一張貼有“外賣集中點”字樣的桌子,上面放著不少該小區居民點的外賣。“為切實做到便民利民,確保無接觸取餐,外賣小哥都會主動將外賣放到接收點,居民再下來取件。”該小區相關負責人說。“雖然這樣有些不方便,但是可以理解,也是為我們自身安全著想。”小區居民張先生表示。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關鍵一環,各相關單位要時刻緊繃安全弦,積極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以實際行動保障群眾生命安全。在此也提醒廣大市民群眾要理解和支持社區防疫工作,共同筑牢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