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仿樹欄桿,設立噴泉、游步道,地表綠草茵茵、花木掩映……東湖街道李家橋村的一處水塘日前經過精心改造,化身成生機勃勃的濕地公園,引得附近的不少村民前來“打卡”散步。其實,在公園下面暗藏著一個污水處理站,承擔著334戶村民生活污水處理的重任。
農村污水“零直排村”建設,是我區“五水共治”優環境惠民生的重要舉措。原先這處水塘,因為混入生活污水,水體變質,臭氣四溢,嚴重影響村民的生活環境。去年開始,東湖街道經過實地踏勘,將李家橋村作為街道首個污水零直排村創建試點,按照杭州市建委“水清、無味、添綠、景美”的指導方針,打造了這座污水處理站。
“每戶村民的生活污水,由統一安裝的污水管網收集到終端集中處理,運用隔油、過濾等預處理工藝,再經過先進工藝進行生物處理、深度處理,去除大腸桿菌、磷、懸浮物等物質,水質達標后排出。”項目負責人浙江雙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邱沖介紹,目前污水日處理能力為190噸,經過處理的尾水,分別用于周邊農田的灌溉和濕地公園植被的滴灌、水體的補水,實現了污水資源化和生態修復雙效益。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分建設、七分管理”。借助數字技術,安裝監測設備,李家橋村污水處理站實現了管網、終端和運維的監管全智慧覆蓋,形成一套長效運營機制。“在東湖街道污水零直排村監管平臺上,排污管網流量和終端進出口水質可以全天候在線監控,系統還會在設備故障、隔油池滿油時報警,運維人員進行跟蹤維護。”東湖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東湖街道將持續打好農村污水治理攻堅戰,全力推進農村地區實現“污水零直排”,打造農村污水高水平治理的“東湖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