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近日發布《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2019-2021)》,臨平區人民法院首創并在全國推廣的“道交一體化平臺”和“在線鑒定”兩項改革創新工作寫入其中。
區法院依托區位特色與現代信息技術資源,探索、深化、拓展道路交通事故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綜合改革,橫向打破部門間的資源和信息壁壘,縱向無縫銜接事故處理各個環節,實現了道交糾紛的網上一站式處理、一鍵式理賠,形成了高效的道路交通事故糾紛處理體系。
數月前,市民何先生駕駛的摩托車和姚女士駕駛的電動自行車相撞,導致姚女士受傷。治療結束,姚女士登錄道交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平臺,借助理賠計算器預估損失,了解賠償項目及數額,并向臨平區銀行業、保險行業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由于道交一體化平臺已與公安交警部門數據對接,調解員輸入姚女士的基本信息后,通過平臺便可直接獲取交警部門的事故認定書及其它數據。
調解中,姚女士要求司法鑒定。在調解員主持下,雙方當事人通過平臺“在線鑒定”功能,委托浙江法會司法鑒定所鑒定,讓原本需要3個月的鑒定期縮短到1個月。最終,何先生和姚女士達成了調解協議,并共同申請在線司法確認。從承辦法官在線審查,到系統自動生成民事裁定書,最后通過司法郵箱向雙方當事人送達,原本需3天才能結案的司法確認,只用了幾分鐘就處理完畢。收到民事裁定書后,姚女士立刻申請“一鍵理賠”,當天就收到了賠償款。
以往在不少道交糾紛中,當事人需要在公安、法院、鑒定機構、保險公司之間來回奔波,而現在通過“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平臺,可以實現一站式處理,并可節省3660元訴訟費及可能產生的保全、執行費用等。同時,平臺也減少了保險公司的應訴成本、理賠工作量,減少了法院訴訟收案量。“這不僅便民利民,還實現了司法、行政、市場多方共贏。”區法院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針對多發易發的道交糾紛,最高人民法院會同公安部、司法部、中國銀保監會建立道交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平臺,打通信息壁壘,整合數據資源,統一賠償標準,實現責任認定、理賠計算、調解、司法鑒定、訴訟、一鍵理賠等工作全流程在線完成,有效解決賠償標準不一、賠償程序繁瑣、鑒定時間過長等問題。
截至2021年底,3006家基層人民法院全部應用道交一體化平臺,全國法院86.77%的道交案件通過在線平臺進行調解,三年累計在線調解案件121.66萬件,調解成功85.62萬件,調解成功率超過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