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家門口綠道“打卡”已成為臨平市民戶外活動的新時尚。一條條“綠色動脈”,形成了人與自然的良好互動。記者從區住建局了解到,我區今年計劃新建臨平城區綠道工程(臨東路-迎賓路段)、大運河綠道、星光街綠道工程、九喬綠道(一期)、禾豐港綠道二期(振興西路—星光街)5條綠道,全長共計21公里,已列入區級民生實事項目。
綠影綽約,條條綠道在臨平大地綿延舒展,形成一張巨大的綠網,讓百姓“循綠穿城”“沿綠繞城”的出行夢想成為現實。在城市區塊,4.5公里長的臨平城區綠道工程(臨東路-迎賓路段)主打構建亞運活力運動圈,通過打造城市綠道,將原本獨立的人民廣場、水景公園、臨平新天地、龍興文化公園等城市公共空間串聯。
大運河綠道起于崇賢街道與拱墅區交界處,止于運河街道運河二通道處,涉及崇賢、塘棲、東湖及運河四個鎮街,全長29公里,今年計劃完成10公里以上。建設過程將充分挖掘并展現魚羊美食文化、蠶桑絲織文化、古鎮文化、漕運文化、紅色革命文化、藕文化等多種鮮明的鎮街特色文化。通過貫通臨平段運河南岸、東岸的生態綠道貫通、打造沿線標志等,為市民提供一個健身、休憩、交流的場所。
2.5公里長的星光街綠道沿線景觀節點包含濱河公園、星河公園、詩韻公園、望梅觀山公園,通過兩座人行過街天橋與臨平山綠道進行串聯,讓市民在家門口慢享生態綠廊空間的獲得感。
九喬綠道(一期)雖然只有1公里,但會進行景觀綠化、夜景亮化,建設人行橋梁、運動公園、驛站、鋪裝廣場等設施,打造一個居民會友、休憩娛樂的復合型公園空間。未來還將與東湖路西側綠道、方塘埠河綠道、三角港綠道、豐收湖綠道等形成區塊網絡貫通。
禾豐港綠道二期(振興西路—星光街)長3公里,將連接起各類綠色空間,提升生態系統服務能級,提高市民對城市綠色開放空間的滿意度。
接下來,我區將繼續加快綠道建設,在“成線”的基礎上,著力構建一個區域融合、層級豐富、特色鮮明的“綠道網”,覆蓋城鄉、聯動資源、服務發展,將“綠色幸福生態網”織得更美、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