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社區,就是居民們走向共同富裕的中轉站!”
日前,浙江工商大學校長郁建興一行來錢塘區白楊街道鄰里中心走訪調研。他參觀鄰里社區,饒有興致地體驗“智慧門鎖”,與路過的“鄰友”們親切交談,不由發出這樣的贊嘆。
鄰里社區的“共富”經,緣何能讓他點贊?一把鑰匙,可以透露其中的玄機:走進鄰里社區的單元門,租客只需掏出手機,點開“長租通”App,點擊“開門”按鈕,只需一秒,便能聽見“已開門”的提示音……有了這把“電子鑰匙”,鄰里社區居民的回家之路充滿了科技感,宿舍管理員也不再為離職人員未歸還鑰匙而感到煩惱。
“不要小看這把簡單的‘鑰匙’,它既是外來人口服務管理系統開啟社會治理的新形態,更打開了‘共同富裕’的大門。”郁建興如是解釋,“鄰里社區居住租住的多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新杭州人’,但‘租客’們的關系卻像極了街坊鄰居,準確來說,他們不是‘租客’,而是‘鄰友’。”
郁建興所說的“鄰友”關系,也正是鄰里社區一直努力的方向。作為杭州首個完全由外來人口組成的社區,鄰里社區現有居民1.1萬人,絕大多數都是產業工人。為了促進促成居民之間的溝通交流,社區首先在“物質條件”上做文章,對照未來社區建設標準,對社區的鄰里中心進行提升改造,形成了一套產業技術工人共同富裕小區的硬件標準,同時充分發揮產業工人優勢,組織開展百團進社區、樓道團支部建設、職工集體生日會、迎亞運慶五一趣味運動會等活動,著力讓“鄰友”們的精神世界也“富裕”滿滿。此外,社區還通過建立健全社區公共配套,不斷強化黨務、政務、警務、事務“四務合一”建設,實現社區服務中心“菜單式”全年365天服務,并依托14所高校資源,全面推行“藍領成長工程”,將“在廠門口上大學”轉化為“在家門口學技能”。
“生活在鄰里,成長在鄰里,幸福在鄰里,這是建設共同富裕的樣板。”郁建興感慨道,“社區鄉村是實現共富的基本單元,讓在這里居住的‘鄰友’們成為類似于我們高校的‘校友’,提高粘連度,他們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富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高質量發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時代樣板與實踐成果,錢塘還在不斷提質擴面,郁建興對此也給出建議——可突出“活力社區”主旨,按照鄰里模式建設更多“住戶自治社區”,強化收入端、供給端和治理端的三方面融合,讓共同富裕的理念真正地落實落地落細,走進每一個社區和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