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亞運會即將來臨,我們是見證者,也是建設者。”近日,在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的電梯實訓基地內,開展了一堂與眾不同的電梯維保課,志愿參與此次亞運會服務的“電梯衛士”們正積極備戰,期待通過專業技能為保障城市電梯公共安全貢獻青春力量。
一個個深灰色的井道齊整地分布著,一扇扇橙黃色的圍欄作為“保護層”分隔其中。走進杭職院這座國內規模一流的電梯實訓基地,一眼就看到不少“小黃帽”穿梭其中。在電梯井道頂端旁邊的教室內,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的王正偉老師正和同學們分享著自己的電梯維保經驗:“這座原本普通的扶梯,在G20杭州峰會中運送了許多國際來賓,被譽為‘全世界載重最重的扶梯’。”王正偉回憶道,當時他和國內多位專家經過近300個小時的檢測、調整,最終克服了扶梯噪音大、運行舒適度不佳兩大難題,成功跑出高規格運行水準。
本次課堂,主要圍繞“鋼絲繩的檢測”進行專業內容授課。猶如人體的血管,鋼絲繩在電梯的平穩運行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出現銹蝕、斷絲、斷股、磨損等故障都可能會引起安全事故。“檢測鋼絲繩是否出現問題,我們需要嚴格對照標準,在亞運會的服務中,更是絲毫馬虎不得。”在檢測是否出現磨損時,王正偉指導學生需運用游標卡尺進行反復精準測量,才可得出檢測結果。
課堂上,每兩位同學還配有一臺專業電腦,電腦中安裝了學校和企業聯合開發的“虛擬仿真系統”。系統可模擬鋼絲繩檢測流程,隨著鏡頭的變化,學生可直觀地觀察電梯各個部件的情況。
“一根根鋼絲,匯聚成一股股鋼絲繩,零件雖小,卻必不可少。如能有幸參與到亞運會的志愿服務中,我希望同學們也能秉持‘鋼絲’精神,努力保障電梯安全運行。”課堂的最后,王正偉對同學們認真叮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