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日前,杭州海關所屬錢江海關關員來到某電商企業倉庫,根據大數據系統模型的風險分析結果,抽取了小家電、化妝品、保健品、奶粉等頗受消費者關注的跨境電商進口商品。隨后,這些樣品被送到杭州海關技術中心實驗室進行檢測。
同時,杭州海關關員對國內主要跨境電商平臺線上在售的進口消費品開展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抽測商品46批,包括童裝、童鞋、兒童紙尿褲、成人服飾以及床上用品等線上銷售的跨境電商商品。
在本輪“線上+線下”的跨境電商商品質量抽測中,經檢測,46批“線上”抽測商品中有4批商品的安全指標不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要求,存在質量安全風險,有8批商品的品質和功能不符合推薦性國家標準要求,產品質量較差;“線下”抽測的商品中,檢出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的商品1批。檢測發現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嬰童服裝的鄰苯二甲酸酯、pH值、耐久性標簽位置等安全指標不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要求;功能性服裝的宣傳功能未達到相應的標準要求,圍巾和兒童被子的羊毛含量與宣傳不符,兒童紙尿褲的交貨水分及兒童雨靴的外底拉伸強度不符合推薦性國家標準要求。
“3月以來,我們通過神秘買家抽檢、區內留樣檢、線上抽測等手段,累計開展質量安全監測70余批次。”杭州海關商品檢驗處相關負責人說。她表示,海關將對監測發現的產品按風險程度高低督促跨境電商企業采取下架、技術整改、退運、銷毀或風險提示等措施,及時消減風險,保護國內消費者健康。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在跨境電商平臺購買進口商品,跨境電商進口商品的品類日漸豐富。以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下沙園區為例,園區內的跨境商品單品料號(sku)已經從最初的100余種增加到了現在的80000余種。
海關商品專家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跨境電商進口消費品時,首先要考慮規避質量安全風險,如選購嬰童服裝時,建議盡量選購淺色、無繩帶、無貼身標簽、面料無涂層及涂料印花和無鑲嵌塑料銘牌的服裝,并檢查紐扣和裝飾性附件是否牢固。盡量不選擇PVC材質塑料童鞋。購買羊絨羊毛、蠶絲、棉、麻等高價值天然纖維紡織品以及功能性服飾時,盡量選擇知名度高、消費者評價好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