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杭州市錢塘區義蓬街道確診1例陽性病例,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眾多錢塘人守衛在疫情防控“前哨”的,用恪盡職守、直面風險的姿態,帶領廣大市民共同構筑起一道攻不破、壓不垮的鋼鐵長城。
愛心企業捐款捐物 傳遞防疫“正能量”
3月15日,義蓬科創園15家企業聯合向義蓬街道捐贈75000元,用于抗疫工作。
“我們享受了政府的扶持和各方面的保障,這次我們想為抗疫出份力,以科創園集體名義獻上愛心。”3月14日上午,作為2017年第一批入駐義蓬科創園的企業,永泉市政負責人在義蓬科創園微信群內發出愛心倡議,短短幾分鐘內,15家企業陸續給予回應、支持。“作為一方企業,我愿意盡綿薄之力。”“齊心協力,共渡難關,這幾天我都在村里做志愿者。”……各企業負責人相互交流,在捐款接龍的同時表達了對政府抗疫“給力”的感謝。
據悉,此次捐款并不是義蓬科創園第一次獻愛心,每一次戰“疫”,他們都不曾缺席。就在前幾天,義蓬的企業家們還捐贈了一大批物資。他們捐獻的防護服每天都送到有需求的醫護人員手中。
“來,慢點搬!”3月14日下午,在義蓬街道白浪村村口的防疫卡點,幾名工作人員正忙著將卡車上的一箱箱物資搬運下來。方便面、礦泉水、牛奶……一旁的僑聯副主席管婷婷認真清點著已擺放在路邊的物資數量。
記者看到,在一箱箱物資外包裝上還張貼著“同舟共濟 守望相助”“齊心協力 共同抗疫”的標語。“這是我們僑聯里的杭州佳煌傳動科技有限公司捐贈的愛心物資,礦泉水150箱,泡面七八十箱,牛奶四五十箱。”管婷婷說,這也是他們前期在與街道溝通后,連夜采購的物資。
防疫不停學 義蓬開啟“綠色通道”
“隔離期間也不能放松學習哦!”在金泉村隔離點卡口,擺放著一沓沓整齊有序的書本,稅務局志愿者們正在為它們貼上標簽,等待“小主人”的領取。
3月14日上午,面對因隔離無法正常上學的孩子,志愿者聯合相關學校,為孩子們分發課本、作業。領取核對、分門別類、有序分發,志愿者們仔細地確認每一份書本,確保孩子們在隔離期間也能同步跟上學習,目前,已為30余名孩子送上學習“禮包”。
為保障轄區的中小學安全、有序、就近、快捷進行核酸檢測,義蓬街道頭蓬社區、全民村專門為學生開辟綠色通道,“小舉措”讓廣大社區居民感受到了“大溫暖”。
頭蓬社區和全民村負責人與志愿者讓學生們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離有序進行排隊檢測。“一開始還擔心,會不會耽誤了小孩上課。”全民村的張女士說,“他們速度很快,幾分鐘做完就去上課了。”為學生們開辟核酸檢測綠色通道這一舉措,讓家長和學生們感受到了溫暖,非常的人性化,解決了學生、老師和家長的后顧之憂,不耽誤孩子們正常上課。下一步,頭蓬社區和全民村將按要求持續做好核酸檢測工作。
據悉,大多學生信息需要手工錄入,目前,頭蓬社區設有九個檢測點,當天檢測學生人數7736人。全民村設有4個檢測點,已檢測學生人數70余人。
抗擊疫情 守望互助 眾志成城
已經好幾天連軸轉的王勇聲音有點沙啞,干活的動作卻依然利索。“我們村離管控區很近,就隔著一條馬路,從3月11日開始就沒怎么睡過覺,實在扛不住了在車里睡一會,像昨天晚上我可能就睡了一兩個小時。”王勇打趣說,大家都一樣,都沒怎么休息。
王勇口中“沒怎么休息”的還有卡口三班倒的志愿者們,其中,既有90后的年輕人,也有快70歲的奶奶和伯伯。馬秋英今年67歲,在卡點,她手上的健康碼掃碼牌一刻不離自己的手。“我準備做志愿服務到最后!”馬秋英說,志愿服務雖然累,但大家的心時刻被溫暖著。隨即,馬秋英指了指一旁小桌上的甘蔗和草莓,笑著說:“這都是村民自發送來的!”據了解,白浪村村口的卡點每天都會收到一盒盒承包大戶的草莓。“我們不認得他,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但他每天堅持送過來。”王勇說,還有在外的鄉賢也不時送上關心,有這些“溫暖”,再累也值得!
“小姐姐送來心心念念的荷包蛋,通宵有力了!”3月14日晚,義蓬街道蓬園村工作人員馮穎穎在卡點值守時,收到了一份“愛心餐”,隨即拍了張照片分享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表示感謝。
紅燒肉、荷包蛋、炒青菜……據了解,“愛心餐”是該村村民吳海紅特地在家做好“加急”送來的。“我看她經常吃冷飯和泡面,就想著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吳海紅說,正好自己做飯手藝還行,就有了送點熱乎飯的想法。同時,吳海紅表示,自己這幾天得空了,還想申請加入村里的志愿者隊伍,為抗疫出點力。守望互助,眾志成城,是對義蓬防疫工作的最好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