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上城人大“街道人大工作”應用場景,進入“聯民調研”模塊,選民群眾提出的一條條意見建議便映入眼簾——區人大代表、凱旋街道居民議事會議成員沈宇帆經常會利用午間休息的時間,開展“云上”選民接待,傾聽選民心聲,回應群眾期待。而這,也成了上城區人大常委會開展街道人大工作的“新時尚”。
上城區人大常委會會同凱旋街道,將街道居民議事組織作為小切口進行數字化改革探索,開發建設了“街道人大工作”特色場景。在日前召開的凱旋街道居民議事會議上,這一特色場景正式啟用。
上城區人大常委會負責人介紹,“街道人大工作”應用場景打破了傳統人大“單雙月”活動在時間空間上的束縛,讓選民群眾隨時隨地反映訴求,真正實現“一次都不用跑”。街道居民議事會議成員把意見建議梳理后,通過省市區三級人大智治系統和“民呼我為”、基層治理“四平臺”系統進行辦理,真正實現了實戰中管用、議事會議成員愛用、選民群眾受用。
街道民生實事項目票選推薦工作的不斷深化,也對監督工作質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街道人大工作”特色場景“民生實事”模塊緊扣這一需求,把原來的年初票薦、年中聽報告、年底看結果,升級為街道級民生實事項目征集、票薦、監督、評價等全過程展示、全流程監督。議事會成員和轄區選民群眾通過“浙政釘”“浙里辦”,可以隨時隨地看到家門口的民生實事項目預算使用情況、工程進展情況,并提出意見建議,讓民生實事項目真正從“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受民監督”。
“以前,對議事會成員的正面激勵不足,搭配數字化場景,我們還量身定做了一套積分實施辦法。”上城區人大常委會負責人介紹,上城區人大創新出臺《杭州市上城區街道居民議事組織成員履職積分實施辦法》,變原有的“粗放型”管理為“精細化”管理,以年底“履職畫像”作為評優評先依據,推動街道居民議事會議成員履職更加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