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當天,騎手到店免費理發,特別贈送餃子、奶茶,日常消費還有特殊折扣……如今,在橫街鎮,“路騎士”們憑借“騎手暖心聯盟卡”,便可在7家聯盟商戶中享受“特殊”待遇。
“我們積極組織商戶成立聯盟,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送去關愛的同時,也推動了他們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反向服務居民。”該鎮黨委副書記、兩新工委書記吳楊波表示,前階段,由美團“小哥”組成的先鋒服務隊和天賜湖村、云湖村中腿腳不便的老人進行了結對,無償為他們雨天取餐、緊急采購藥品。
近年來,我區根據新業態企業組織形態和經營模式,突破原有以企業為基本單元的黨建傳統模式,因人、因時、因企制宜提升黨建滲透力,強化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政治引領、吸納和關愛,為新業態高質量發展匯聚“紅色能量”。
前階段,臺州金橋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網約車)工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臺州金橋集團有限公司舉行,網約車“小哥”們有了溫馨“娘家”。“組建工會,就是為了讓網約車司機的煩心事有處說,平時多一個依靠。”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區新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工會組織33個,覆蓋企業單位270個,吸納1800余名新會員。
作為勞動大軍重要組成部分,“紅色引領”讓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行有所為。我區融入城市“管理圈”,發揮快遞物流、外賣配送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日常工作輻射范圍廣的優勢,把城市管理延伸到每條馬路、每個小區,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納米”。
“比如,我們按照快遞員寄遞服務半徑,將38名黨員快遞員編入黨建網格擔任‘城市觀察員’,去年共收集道路破損、垃圾堆放等問題90余個、解決率達91%。”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區還建立志愿“儲蓄罐”,發揮黨建“外溢”效應,鼓勵快遞員開展“順手公益”行動,推廣“時間銀行”和“貢獻積分”機制,將志愿服務行為按時間單位或行為次數折算為積分。
“刮風下雨的時候,送完幾單外賣就需要休息一下,還好現在有專門供我們休息的驛站,歇歇腳、喝口熱水、給手機充個電等小事一站就能解決。”作為一名外賣騎手,“新路橋人”隆文斌每天都有不少外賣需要派送,“蜂享”驛站成了他工作間歇的“加油站”。截至去年年底,我區首批建設的53個“蜂享”驛站,遍布了10個鎮(街道)。在驛站里,除了飲水、小憩、充電、醫療急救等基礎服務,“路騎士”還可選擇講座培訓、黨建服務、代辦代跑等特色服務,在“紅色之家”提升自我。同時,我區在“浙里辦”APP上線“蜂享驛站”云平臺,該平臺實現了每個“蜂享”驛站點位一鍵導航,使用者還能在該平臺實現黨建動態一覽無余、蜂享驛站一圖聯通、在線學習一鍵充電、活動積分一屏掌控、涉企服務和個人事項一網通辦等,構筑新就業群體融入基層城市治理新格局。
建立物流行業黨委,依托快遞行業聯合黨支部實施“紅色速遞”工作,入選全國快遞物流業黨建創新案例;聚焦快遞企業網點分布散等現實問題,全市率先成立快遞行業聯合黨支部……當前,我區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試點工作亮點紛呈。接下來,我區將在深度聚焦組織建設、實質作用、關愛服務上發力,有效推動“黨組織覆蓋”指數、“黨建引領”指數、“從業幸福”指數提升,為新興領域注入“紅色因子”,蓄起“紅色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