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市六屆一次黨代會科學部署的‘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高能級城市、促進高水平共富’三大歷史任務,彰顯了市委謀劃戰略的大視野、大氣魄、大韜略,為我們奮進現代化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日,區委書記潘崇敏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潘崇敏說,下階段,我區要全面學習貫徹落實好市黨代會精神,把“三大歷史任務”的發展要求融入到我區打造“共同富裕排頭兵、民營經濟創新區、現代宜居新商都”三大目標中去,按照內生蝶變、向心發展、系統升維的“三大戰略”要求,變革破局、穩中求進,以更亮麗的成績單為全市跨越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聚焦民營經濟,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做貢獻。我區要通過抓內生發展,在盤活閑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方面出重拳,倒逼推動以高破低、以大破小、以聚破散;抓工貿并進,建強智造集群,大力發展生產資料市場、物流樞紐、新商業模式,充分發揮路橋的制造業優勢和商貿優勢;抓創新驅動,加快環飛龍湖科創生態圈建設,牽引帶動產業鏈集成創新,加快實現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
聚焦融合發展,在打造高能級城市上做貢獻。我區要通過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重點區塊、重點項目建設,在項目謀劃上發力、在項目建設上發力、在投融資體制上發力、在項目要素保障上發力、在干部的精氣神上發力,打造更多城市“新封面”;突出產城融合,集成城市宜居功能、產業功能、開放功能、平臺功能,進一步提高城市“強磁場”的吸引力;要在城市智慧化精細化管理的基礎上,植入更多文化元素、文化內涵,提升文化感召力和城市軟實力。
聚焦優質優享,在促進高水平共富上做貢獻。我區要通過緊盯“擴中”“提低”改革,不斷提高群眾收入;推行片區組團、飛地抱團“兩團”發展模式,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全面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大力推動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務優質共享;加大數字賦能,打造一批智治品牌,實現更高水平的社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