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落實“雙減”政策下減負提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2月22日下午,吳寧第五小學語文組召開了期末語文教學質量分析會。此次參加活動的有東陽市小語教研員吳江云老師和全校語文教師。
語文備課組長蔡素眉、金旭、朱紅依次對本年級的語文期末考試做了分析。首先,一年級蔡素眉老師從《課程標準》出發,分析了試卷難易程度,再從學生答題情況和典型錯題幾個方面深度地剖析了學生目前已經學扎實的知識技能和存在的不足。蔡老師還針對學生存在的不足詳細述說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如:教學中加強相近字、音近字、同音字的比較,加強語言的積累,加強審題能力的培養等等。四年級金旭老師則從“積累運用”“閱讀理解”“習作表達”幾個方面淺析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針對情況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常抓基礎落實;設計各種形式的練習提升學生理解能力;針對習作平時加強讀寫結合,加大課后練筆。四年級朱紅老師則用圖示具體展示了學生的得分率和失分率,并從學生的失分率展開去,具體談了問題解決策略和措施:活用知識,提高辨析能力;避免慣性,培養審題習慣;增強自信,提高答題質量。
在三位備課組長匯報之后,東陽市小學語文教研員吳江云老師對備課組長們專業的試卷分析做了肯定,特別點贊了她們的質量分析匯報做到了“有板塊地講、有層次地講、有數據地講、有對比地講、有重點地講、有實例地講”,是一場實踐經驗、客觀分析、理性思維的盛宴。接著,吳老師從命題視角出發開啟了《立足課標 關注思維 提升素養》的專題講座。她從“命題有道,導向無痕”、“立足數據,多維分析”、“變革方式,提升素養”三個方面講述了出卷老師的命題依據和具體過程。講座中,吳老師結合省測和自己的實際出題經歷,向參會老師們形象地展示了“教材和課標”、“試卷和要素”、“過程和方法”之間的密切聯系。她多次強調“語文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學習,改善教師的教學!”并強調讓孩子們體會到語文是有趣、有用、有味、有情的,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文素養。吳老師的講座讓老師們更清楚了今后教學中的方向:夯實基礎、關注思維、大量閱讀。整個講座吳老師語言樸實、真切,報告廳里掌聲此起彼伏……
此次語文期末質量分析會圓滿落幕,年輕教師呂靖茹激動地說:“期末考試之后我一直很困惑,該如何通過試卷分析找到對策,以便更好地教學,促進孩子更好地發展?今天備課組長們的試卷分析和吳老師的講座,就像是一場及時雨,給我的新學期教學指明了方向!對于提高學生的成績我也更有信心了!”
“‘雙減’減負不減質;‘提質’任重而道遠!語文組會以此會為契機,繼續摸索‘雙減’背景下教學質量的提升之路,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提高,提升教學質量。”該校副校長胡遠萍鏗鏘有力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