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下午15:30,湖溪鎮中全體師生在線收看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講授的“科學第一課”,這也是浙江省“百名科學家進中小學課堂”的第一課。施一公院士以其深厚的科學底蘊和獨特的人格魅力,為同學們帶來別開生面的一堂課。全省各地500多萬中小學生通過“視頻在線直播+師生互動問答”的方式,領略“生命科學之美”。
“科學是什么?如何養成科學思維?”這兩個問題引起了同學們極大的興趣,同學們個個聚精會神,專注聆聽,用心感受1872年留美幼童的奮斗歲月,20世紀初“00后”“10后”的無私奉獻,當聽到錢學森、鄧稼先、楊振寧、屠呦呦等耳熟能詳的科學家科學探索的故事后,無不感動振奮,熱烈鼓掌。“我們能做什么?用科學武裝自己。”不少同學紛紛在筆記中寫下施一公校長的教誨,以此勉勵自己學習科學家的精神與素養,實事求是,探索未知。
全省連線“師生互答”環節,同學們更是熱情高漲,充滿了好奇與期待。“如何成為一位優秀的科學家?”來自寧波海曙的一位小學生問出了大家的心聲,施一公院士也借此機會再次強調,學習的過程要勤思考,多發問,用懷疑的眼光看待事物,學會舉一反三。同時,施院士也借用自己的挫折經歷激勵大家要敢挑戰,不怕輸,未來一定屬于今天的孩子們。同學們認真聆聽,都被施院士過人的科研學術能力和堅持奮斗的精神所折服。
據悉,該課程的授課頻次為“一月一課”,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四下午15:30——17:00,,通過“視頻在線直播+師生互動問答”方式,實現全省中小學生“同上一堂課”。為保障師生順利收看直播,湖溪鎮中提早謀劃,落實人員對教室多媒體進行檢查,各班班主任、任課教師全程陪同觀看。湖溪鎮中會繼續帶領全體同學探索科學知識、養成科學思維、領略科學之美。
“原先我一直覺得:科學,就是晦澀枯燥。但聽了施校長的講座后,我對科學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們的行為,事物的變化,一些我原以為的理所應當,細究之下竟處處是科學的蹤跡。‘勤觀察、多發問、敢懷疑、不盲從、勇挑戰,不怕失敗。’施校長這短短的19個字深深印刻在我得腦海中。科學從遙遠,它等待著我們去接近!”806班李作靈感慨道。(黃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