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頭思更進,策馬揚鞭自奮蹄。2021年的馬橋,頂住經濟下行、能耗雙控、疫情防控等多重壓力,奮力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更高質量發展,尤其服務業工作亮點紛呈。2021年,馬橋街道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其中31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2.93億元,同比增長18.3%;51家限上批發貿易企業實現銷售151.32億,同比增長63.5%;樓宇稅收總量、單位稅收產出、稅收增長率都名列全市前茅。在2022年全市三級干部大會上,馬橋街道獲得服務業發展先進單位榮譽。
推進企業主輔分離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海寧市永麗經編有限公司是馬橋的一家老牌經編企業,成立于2002年,公司主要生產經營經編織物、針織品、紡織服裝制造等等。2021年5月,企業將貿易業務與生產分離,成立了海寧市永麗貿易有限公司,并當年就實現升規入庫。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底,海寧市永麗貿易有限公司產值達到4382.1萬元。
“這樣一來就實現了產銷分離,對于我們公司來說業務板塊劃分更清楚了。”海寧市永麗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金超介紹說,“不僅如此,貿易公司不僅僅可以銷售我們本公司的產品,我們完全可以擴展銷售品類,銷售業務員們的積極性也完全被調動起來了。”馬橋街道(經編園區)工業經濟基礎扎實,不少企業因業務需求存在分離發展服務業意向。街道服務業發展中心在日常走訪中不但注重服務業企業發展動態,同時也關注工業企業分離發展需求。2021年,共發掘分離發展服務業的工業企業6家。2021年我們馬橋主輔分離6家,全年產值達到15.76億元。
“企業主輔分離有效助推了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我們服務業發展中心通過摸清底數,建立企業培育庫;優化服務,實施‘一條龍’辦證服務,政策助推,加強主輔分離業務指導等多種方式關注并鼓勵企業分離發展。”馬橋街道服務業發展中心主任印濛玲說道。
整合資源提升專業服務 經濟發展帶來不竭動力
“不同的產品要采取不同的運營策略,比如這個產品的關鍵詞你們就要調整一下了。”近日,海派國際首席運營官金晶來到普如特進出口有限公司,為公司解決近期遇到問題。海寧普如特是一家摩托車外殼、摩托車停車架等產品專業生產加工的公司,2020年加入海派國際旗下服務品牌——聚合匯,通過深度學習交流,導師的上門輔導,銷售量實現翻倍增長。
2017年,海派國際以原有跨境電商服務鏈為導向,打造了專業出口跨境電商孵化基地海創孵化器,并正式入駐跨境電商產業園。“在2017年到2019年期間,海創孵化器成功幫助海寧及周邊地區數百家企業成功拓展跨境電商業務,這些企業已經成為海寧出口跨境電商企業的龍頭標桿企業。”聚合匯創始人花小海介紹。除了這樣的上門指導,海派國際每年還會開辦80多場次專業化培訓和直播,吸引1000多人學習跨境電商相關知識。
海派國際是海寧市跨境電商產業園為助力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海寧跨境電商產業園通過系統化、專業化運營服務,整合了各種最前沿優質電商資源。目前,跨境電商產業園已入駐企業42家,其中跨境電商企業30家,全網零售5.3億元。
“自2015年海寧市跨境電商產業園掛牌成立以來,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從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跨境電商項目孵化到入駐跨境電商創業基地、全方位跨境電商服務體系導入,再到跨境電商物流海外倉配套的跨境電商生態體系已逐步構建完成。”馬橋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供應鏈集成服務 構建共生共贏的經編生態圈
好的服務平臺能有效解決經編園區內企業的采購、生產難題,浙江物產經編供應鏈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個服務平臺。
2018年8月,物產中大集團在海寧經編產業園設立浙江物產經編供應鏈有限公司。據悉,浙江物產經編供應鏈有限公司主要為經編園區百余家中小型經編企業提供原料采購、物流配送、倉儲監管、產品銷售等一攬子集成服務。“我們的定位是成為‘經編管家’。”浙江物產經編供應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國軍說,由于企業規模小、議價能力弱、生產管理較落后等因素,不少經編企業普遍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生產管理效率偏低等痛點。物產經編把供應商、金融機構、物流企業等緊密聯系起來,建立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提供集中采購、供應鏈金融、倉儲中心、產業風險管理等服務,可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增強經編企業行業話語權和競爭能力。截至目前,物產經編已覆蓋經編產業上游主流供應商,聯合金融、物流、倉儲、工業互聯網等專業服務提供商,累計服務經編企業1080家。
除浙江物產經編供應鏈有限公司外,馬橋目前還有融誠聚數供應鏈、恒嘉供應鏈,網營物聯供應鏈,四家供應鏈公司,全年共服務企業1900多家,2021年共實現銷售82億,創歷史新高。
鐵肩擔重任,丹心譜華章。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十四五”發展的關鍵一年。新的一年,馬橋將實施“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突破年”行動,力爭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目標新增規上企業家10家、主輔分離企業3家,電商網絡零售額突破6億元。與此同時,馬橋也將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會展經濟、科技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促進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并依托“三園一中心”,持續提升服務業“十大平臺”能級,打造省級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