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農事漸起。在萬家豐水稻專業合作社的農田里,農民兄弟正手持噴桿在小麥田間穿梭,進行除草工作;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小麥把脈問診,傳授麥田管理技術。
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期,連日來,我縣各地的種植戶們搶抓農時,有序展開整田、育苗、施肥等春耕備耕農事活動,田間地頭閃動著農民“忙春”的身影,為全年糧食生產打好基礎。
據介紹,萬家豐共有農田1200多畝,今年種植小麥625畝,計劃種植大豆125畝。“年前就到麥田查看麥苗長勢及病害情況,為年后麥田管理做好準備。這兩天再打一次除草劑,就能徹底清除雜草了。”安吉萬家豐水稻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趙建國說,過段時間還得抓緊給油菜施點硼肥。
為搶抓農時,做好今年的春耕工作,農資儲備也早已安排妥當。在萬家豐合作社儲備倉庫里,整整齊齊堆滿了各類化肥等農資。“復合肥已經準備了20多噸,尿素準備了10多噸,大豆種子也已經準備好了。”趙建國說,得益于農業、金融等相關部門推出的貼息貸款服務,合作社早早地將春耕農資準備充分。
為把各項惠農政策宣傳到全縣各個大戶小戶,縣農業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村組、田間地頭開展惠農政策宣傳,增強農戶春耕信心。并通過問卷調查,對全縣各種糧戶進行種糧意向和成本收益的調研指導。
根據2022年典型農戶大田種養情況與種植意向抽樣調查,今年我縣小麥和晚稻種植面積較去年都有所增加,大豆、玉米、番薯等旱糧種植面積也有大幅提升。“2022年種植結構有一定調整,糧食播種面積總體呈上漲趨勢。”縣農業農村局農業與機械化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侯建軍介紹,據調查結果,目前全縣小麥種植面積有3.8萬畝,油菜種植面積為2.4萬畝,當前春花作物田間長勢良好。此外,用工難、種植成本高、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居高難下也是當下困擾農業生產大戶的普遍問題。
“為確保種糧大戶收益,下一步最主要的工作是加大補貼力度,同時加快推進開展‘產儲加銷’一體化建設,讓大戶們從賣稻轉變為賣米 。”侯建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