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工資,是一個家庭的生活來源和期冀,更是基本物質生活的保障。武林街道針對年底農民工欠薪問題易高發態勢,秉承“早預防、早介入、早化解”的理念,充分利用街道數字駕駛艙“互聯網+”基層治理工作模式,協同司法所、派出所、律師事務所,發揮警民聯調室的民間調解作用,推動欠薪案件快立快處,成功化解7起因拖欠工資而產生的勞資糾紛。
疫情來了,老板成為新一代弱勢群體
武林轄區內有位足浴店老板,在店鋪開業之前儲備了多名員工并進行崗前培訓,準備開業后大賺一筆,不料卻遇上疫情,血本無歸。
1月上旬,民工何某通過12345,將勞資矛盾糾紛上報反映到“基層治理四平臺綜合信息系統”,街道數字駕駛艙將該矛盾糾紛流轉至矛調中心司法所。案件受理后,街道矛調中心迅速介入,第一時間落實組織相關人員開展矛盾糾紛調處工作,與雙方當事人交流談話。
據了解,足浴店前期由于用工需要,9月起便開始對何某進行人員儲備培訓,勞動關系自9月成立。隨后,足浴店于10月1日正式營業,但后期遭遇突發疫情,足浴店暫停營業,何某便提出離職。根據行業有關規定,儲備人員需做滿9個月方可離職,因此足浴店老板與何某提出協商解決,將儲備前期的工資進行扣除。調處過程中,矛調中心工作人員作為第三方了解到雙方的訴求,按照雙方的實際情況對雙方當事人進行了初步的意向討論,并引導雙方換位思考,傾聽理解對方的難處。經過工作人員細心的調解和耐心的勸說,何某拿到工資8175元,雙方達成和解。
工作失誤,老板追責,女子催討工資起糾紛
同樣發生在1月上旬的一起討薪矛盾糾紛。民工沈某報警稱,轄區某婚紗機構老板不給工資,請求幫助。接警后,按照案件屬地原則,流轉到街道矛調中心。調解伊始,矛盾中心工作人員聽取了沈某的訴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便與婚紗機構負責人取得聯系,捋順事情的經過。
事情起因源于一場婚禮。結婚是人生大事,而婚禮更是一生中最高光的時刻,但是對于這位新娘來說卻未必。婚禮前夕,新娘因婚紗不合身要求修改,而沈某迷迷糊糊地將店里的鑰匙遺忘家中,導致新娘的婚紗未能按時得到修改。婚禮結束后,新娘對機構進行了投訴,并索要一定的賠償,給婚紗機構造成了名譽和金錢的雙重損失,因此機構老板便對沈某進行扣薪。
了解事情經過后,街道矛調中心將雙方當事人叫到一起,深度商討解決方案。溝通過程中,雙方當事人情緒都比較激動。工作人員只好分頭做雙方的思想工作。矛調中心工作人員積極安撫沈某激動的情緒,并將我國勞動合同法的相關內容向沈某進行了細致解讀,由于個人工作失誤導致的經濟賠償,讓公司承擔全部責任無法無據,應該本著友好的態度和公司進行協商。同時,警民聯調調解員也對機構負責人多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導,待事雙方心平氣和后,工作人員抓住有利時機,果斷提出了折中的調解方案。最終在工作人員不懈努力下,以扣薪2500元達成一致意見,并當場簽訂了協議書,該勞資糾紛至此調解成功。
維護合法權益,民工意識提升尋途徑討薪資
“感謝陳所長主持公道,幫我們追回1.2萬元的血汗錢,你辛苦了……”近日,一名務工人員竺某某來到街道矛調中心,激動地向司法所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這是街道成功調解的一起民工集體討薪糾紛。據悉,竺某某、張某某等7人系轄區某工地工人,因包工頭趙某拖欠工程款導致民工工資無法發放,由此產生矛盾糾紛。2022年1月19日,數名民工相約來到街道矛調中心依法維權。“你好,趙某欠我們工錢,能不能盡快幫我們討回來?”竺某某等多名民工迫切地問道。
根據竺某某介紹,趙某承諾他們到年底即2022年元旦之前將工資發放給他們,可是他們一直等到1月中旬都沒有收到工資。1.2萬元對于民工來說儼然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這是他們辛苦賺來的血汗錢。此前,7名農民工也曾多次與承包單位溝通交涉,派出所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協商處理,均未果。
派出所依托“三所聯調”工作機制,與街道矛調中心司法所進行對接。派出所掌握矛盾糾紛、司法所人民調解員經驗豐富、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支撐,形成矛盾糾紛的聯合調解工作攻堅模式。工作人員一邊做好被欠薪民工的安撫工作,另一邊與包工頭陳某從法、理、情三方面循序漸進地溝通,如拖延支付民工工資將會承擔相應法律后果,希望在感情層面能體諒民工等待工資的心情。在工作人員多次耐心勸導及建議下,雙方最終達成一致。至此,一場討薪風波得以圓滿化解。從接受調解申請到成功調解完畢,只用了一天時間,有效為農民工營造了安心但不憂薪的工作氛圍,充分體現了武林的溫度與速度。
類似的情景,年底似乎隔幾天就會上演一次。自2021年以來,武林街道積極探索多樣化的矛盾調處工作機制,憑借“線上數字平臺+線下矛調中心”聯動,通過“智治+共治”的運作模式,打出了為民解憂的組合拳,優化調處流程,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調解服務,將矛盾糾紛真正化解在初始階段、萌芽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