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該部法律主要從家庭責任、國家支持、社會協同、法律責任等方面,對未成年人監護人和社會對家庭教育應當承擔的責任進行了劃分和規定,是繼《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和新版《未成年人保護法》后,又一部教育領域的重磅法規。
對于家庭教育方面,提出了五點要求:
1、尊重未成年人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
2、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保護未成年人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3、遵循家庭教育特點,貫徹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4、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緊密結合、協調一致;
5、結合實際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措施。
在社會協同部分,也對中小學、幼兒園對應的職責做出了部署:
1、中小學校、幼兒園應當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工作計劃,作為教師業務培訓的內容。
2、中小學校、幼兒園可以采取建立家長學校等方式,針對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的特點,定期組織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實踐活動,并及時聯系、督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參加。
3、中小學校、幼兒園應當根據家長的需求,邀請有關人員傳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識和方法,組織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實踐活動,促進家庭與學校共同教育。
4、具備條件的中小學校、幼兒園應當在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下,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開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提供支持。
同時,還賦予中小學、幼兒園等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單位監督指導的權力:發現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拒絕、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責任,或者非法阻礙其他監護人實施家庭教育的,應當予以批評教育、勸誡制止,必要時督促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導。
當孩子因為家庭教育缺失、家長失職而出現違法行為時,政府和司法機關會強制父母接受相關的家庭教育指導,一時之間,“依法帶娃”成為了熱門話題。
看上去好像是在向家長“施壓”,其實它的關鍵詞在于“指引、賦能、促進、懲罰”:
指引:通過法律的方式告訴父母如何成為合格的家長,引導家長用科學的理念教育孩子。
賦能:家長遇到困難可以向公共體系獲取相應的幫助,學習相關知識來提升自己的能力。
促進:強調對家庭教育自主性的順應和尊重,體現家庭是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國家和社會提供支持和協助。
懲罰:以批評教育、勸誡制止、予以訓誡為主。當出現嚴重的家庭教育失職,導致孩子出現違法犯罪、嚴重不良行為,政府和司法機關會強制父母接受相關的家庭教育指導。
當管孩子這件事有了法律的“標尺”,家事也上升為國事,同時,也是對幼兒園、中小學做好家校互通工作給予了明確的發展方向。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孩子的成長也離不開學校教育,作為孩子生活和學習“雙軌”并行的兩位“老師”,必須要做到互相信任、互通有無,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攜手共進。
暢通、和諧的家校互通方式不僅能夠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校的表現,還能讓老師知道孩子在家的情況,不僅可以讓老師全面掌握孩子生理、心理的成長波動,還能共同探索,幫助家長找到更合理的教育方式。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家校互通不再是一件難事。如今,有很多智能方式可以為家校溝通提供一個便捷的可行途徑。
啟龍圖SaaS服務平臺的三端設計:教師端、家長端和PC端,就是為了能夠輕松實現家校互通。孩子的在園在校情況及時同步父母,父母可以將孩子在家的表現和情況及時同步學校,啟龍圖SaaS服務平臺為家校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
智能晨檢系統:伸伸手,張張口,3秒就能完成晨檢項目,晨檢結果實時發送到家長端App,可愛的智能晨檢機器人和家長、老師一起守護孩子每日入園“第一關”。
智慧校車系統:跟車老師在車載終端實時統計上、下車人數,并同步發送到家長端App,到站提前以短信/微信形式提醒,方便家長接送孩子,為孩子上下學安全保駕護航。
相冊功能模塊:家長端App、教師端App均可上傳孩子照片,即拍即傳,同步更新,點評互動,共同記錄、見證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精彩瞬間。
除了家校互通外,園校還可以在假期開展家庭教育宣傳講座、實踐活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引導家長按照法律法規切實履行職責,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娛樂、鍛煉的時間。
當每一位家長都能和園校緊密配合,深刻認識到“教”和“養”的區別時,自然就能擔負起家庭教育的責任,對于文明家風的建設也會有所助益;當家長和老師站在統一戰線時,才能夠更好地呵護“幼苗”的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