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電影傳承創新 走出時代發展的鏗鏘足音
推動粵劇的繁榮發展是廣州市委市政府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堅持文化自信的重要舉措。2019年5月,廣州制定了《廣州市進一步振興粵劇事業工作方案(2019-2021)》,搭建粵劇振興格局,詳細規劃了粵劇振興和發展的7大工程和15項重點工作,力爭于2022年實現在珠三角地區形成以廣州為核心的中國粵劇文化中心,率先建成國家級戲曲傳承發展示范區。3年來,廣州市科學規劃粵劇事業發展,推動粵劇藝術融合創新,打造惠民文化旅游品牌,優化粵劇藝術產品供給,激發粵劇發展新活力,站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的高度,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其中,連續舉辦8屆的羊城粵劇節成為廣州重要的國際性文化名片,先后投資8億多元建設粵劇藝術博物館和廣州粵劇院新址,斥資2000萬元啟動、被譽為“傳承活態藝術遺產的文化壯舉”的《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編撰工程等,都受到高度關注,中國粵劇文化中心呼之欲出。
更好地開發冰雪特色資源(微經濟)
在新疆,冰雪資源豐富,開發空間巨大,通過深度發掘資源優勢,充分發揮資源價值,將能實現消費者和市場主體的雙贏
周末,筆者和家人到滑雪場玩了一天,沒想到,原本興致不高的老人也很開心。小孩在雪圈上興奮地尖叫,不會滑雪的老人坐著纜車欣賞美景,一家人各有各的樂趣。
在新疆,冰雪運動很受歡迎,可在一些地方,門檻卻偏高。滑雪場的工作人員說,之前專門做過統計,來的人里只有1/3會滑雪。就在前幾年,這里沒有開發其他的娛樂項目,一些不會滑雪的家庭成員來了之后,只能在休息大廳等著。
人都來了,卻沒地方休閑放松;雪都有了,卻沒辦法發掘價值。該如何更好立足特色,引導更多人參與到冰雪項目中來?
如今,這家滑雪場豐富了冰雪娛樂項目,兼顧了不同群體的需求,推出了好幾類娛樂套票。用工作人員的話說,“休息大廳不再人滿為患,滑雪場的收益也大幅上漲”。
窺一斑而見全豹,“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的提出,意味著除了滑雪、滑冰等對技術和體能要求較高的項目外,還需要開發更多趣味性高、參與門檻低的群眾性冰雪項目。通過深度發掘資源優勢,充分發揮資源價值,將能實現消費者和市場主體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