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口街道憑借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東風,帶領黨員群眾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組合拳。同時,持續發力,升級美麗,以生態為底,產業為基,宜居為要,從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建設起步,不斷拓展建設內容,形成了整體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新格局。如今,農村人居環境大幅度提升,生態宜居環境美、鄉土特色風景美、業興民富生活美、人文和諧風尚美的大美江口正呼之欲出。
自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江口街道堅決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大力推進“五水共治”,全面優化環境面貌。投資1.59億元,實現生活污水全納管。抓好源頭治理,對285家有條件納管的企業,全部截污納管。實施轄區河道清淤行動,抓好長效治理,成立河道管理隊伍,抽調4名人員專項執法和常態化嚴管措施,推進長效治水治污。此外,加大資金投入,著力提升民生工程。整治改造道路6條,完成立面改造20萬平方米,完成補綠種綠15公里,不斷加大植樹造林和園林綠化力度。改造提升公廁154座,新建健康步道25公里,拆除亂搭建6萬平方米,整治“藍色屋面”20處共5萬平方米,整治亂貼亂畫1000余處。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江口街道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通過多種途徑,采取有效措施,探索發展效益農業的新路子,著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推進農業生產由粗放型向精細型、集約型轉變。街道積極引導土地向種田能手集中,適度發展規模經營攻單產,提高復種指數,提升農業綜合競爭力。如今種糧、種藺草已成江口兩大農業產業,引導農民推廣“一季藺草一季稻”栽培模式。農技人員下田頭指導,推廣藺草專用肥,提升藺草質量,僅藺草一項,即可為藺草加工企業和農民增加年收入5000多萬元。藺草收割后,農技人員引導農民種植優良作物,采用先進栽培方式,藺草+稻每畝效益可凈增3000元以上。同時,街道還積極引導農戶大力發展名優農產品,通過注冊商標,創建“珍禾”品牌,力促農業增效。經過幾年的努力,江口創建了聞名省內的“珍禾”牌葡萄,以品牌帶動科技,使平均畝產從1000公斤提高到1500公斤。現在,江口街道葡萄產業形成規模,種植面積達800余畝,帶動從業人員30余人,年產值超過500萬元。
為改造城鄉面貌,提高百姓生活品質,江口街道攻堅克難,勇于探索,全城化謀劃布局,結合市容“六亂”整治,開展“兩線四邊”、農村環境衛生百日整治行動,抓重點、攻難點,使農村環境面貌明顯改觀。近日,在王溆浦村公園里,筆者看到成群的老年人在散步、下棋、聊天……一派祥和景象。村黨支部書記王安國說,現在村里干凈整潔,基礎設施娛樂設施齊全,雖然年輕人多在城里買房定居,但很多老年人認為農村空氣好、環境美,是養老的好地方。
江口的美麗鄉村建設以燎原之勢全面鋪開,美麗庭院創建,村口景觀的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深入,農村垃圾分類推進……江口街道持續提高站位,堅持與時俱進,做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與城鄉整合發展,產業振興與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的文章。綠意正濃,一個天藍、地綠、水清、景美、詩意的江口正向我們款款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