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首套生物航煤裝置擁有者——中國石化鎮海煉化公司獲全球可持續生物材料圓桌會議認證(以下簡稱RSB認證)。認證表明,鎮海煉化生物航煤裝置、餐飲廢油原料、可持續航空燃料遵循國際RSBGlobal標準,獲得全球可持續生物材料的應用認可。
這是我國可持續航空燃料獲得的第一張全球RSB認證證書,將推動我國自主研發的生物航煤走出國門,打開國際市場,促進可持續航空燃料的產業化運行、商業化應用。
全球RSB認證為可持續生物材料、生物燃料和生物質生產提供了同行評審的全球認證標準,是目前業界最高的可持續標準之一。RSB原則與標準包含溫室氣體排放、糧食安全、環境保護等12條生物燃料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引導行業向生物基和循環模式轉型,推動創新解決氣候危機,為人類和環境帶來積極影響。
生物航煤是全球航空燃料綠色發展、加快藍天減排的重要方向,是以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生產的航空煤油,原料主要包括餐飲廢油、棕櫚油等動植物油脂。與傳統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在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可減少50%以上。中國石化多年來一直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發展戰略,2009年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航煤生產技術,利用中國石化鎮海煉化下屬生產基地改造建成一套生物航煤工業示范裝置,推動生物航煤在2013年、2015年、2017年相繼完成首次試飛、首次商飛和首次跨洋飛行,中國成為繼美國、法國、芬蘭之后第四個擁有生物航煤自主研發生產技術的國家。
進入新時代新階段,中國石化錨定“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化工公司”目標,高質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努力爭當可持續發展的排頭兵,鎮海煉化率先建成中國首套10萬噸/年生物航煤裝置。隨著日前全球RSB認證完成,按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市場需求,將于近期進入試生產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生物航煤首次RSB認證的指定原料為來自四川一家環保科技企業所供應的餐飲廢油。餐飲廢油俗稱“地溝油”,自上月以來,一車一車經過預處理的“地溝油”,已從四川餐桌陸續運抵鎮海煉化生產廠區。在不遠的未來,這些“地溝油”將蛻變為綠色能源,成為人們綠色出行的動力。
如今,鎮海煉化積極推動“雙碳”工作落地落實,引領氫能、生物質燃料等新能源發展,為人們日常出行提供綠色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