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海鹽積極推進村(社區)“居民會客廳”建設,百步經濟開發區(百步鎮)各村(社區)抓住時機,優化社區公共空間、融合陣地布局和功能設置,創新基層治理和服務模式,為群眾提供“面對面、點對點、零距離”的優質服務。
“我們社區搬過來,準備工作都已經做好了,接下去,離大家更近了。”近日,百步社區招呼著居民們參觀位于百步學苑路299號的“新家”。
這棟兩層結構的黨群服務中心,建筑面積542㎡,寬敞明亮的空間設置了辦公區域、禮堂書屋、多功能室、談心室、睦鄰休閑書吧、電子閱覽區等場所,是一個親民、便民的會客廳。
走進會客廳,最先感受到的親民便是“零距離”為民服務上,不像傳統社區的“一站式”大廳格局,百步社區所有工作人員不設獨立辦公室,采用無間隔、面對面、肩并肩的受理方式,讓居民一走進大門就能直接來到辦公桌前與工作人員交流,讓辦事群眾感受到“散座式”“家庭式”“客廳式”的便民服務,有效拉近工作人員和居民之間的距離。
“叔,你前面還有幾個人要辦急事,你先在等候區喝個茶,我過會兒來找你。”社區的杜大叔是個智能手機迷,喜歡研究手機里的新功能,偶爾碰上不會的操作,就會來找社區工作人員幫忙。
“這里的環境比以前好啊,有軟座位有綠植,在這里找工作人員幫忙,更像是找自己的孩子在幫忙。” 杜大叔說。
在百步社區的居民會客廳,工作人員辦公區域不足大樓面積的1/4,其余空間分設了前臺受理、休閑等候區、自主服務區等功能區域,達到“辦公空間最小化,服務功能最大化,群眾體驗親民化”,確保“進門辦、馬上辦、一次辦”的工作效能。
同時,百步社區十分注重居民群眾的體驗感、舒適度和參與性,該社區采用“綜合受理、全科辦理、走動服務”的新機制,鼓勵社區工作人員從“專崗、專能”向“全科、全能”轉變,致力將居民會客廳打造成展示交流、文化休閑、便民服務、智能體驗等于一體的多元化社區服務平臺,更好地服務社區居民群眾。
由于近期周邊縣市陸續出現新冠疫情,居民郝阿姨一早來到社區居民會客廳來找社區工作人員幫忙,“哎呀,年紀大了,不知道這個核酸檢測登記碼要怎么弄。”輪值的社區“一崗通”工作人員顧嘉暉在接待臺前熱情的受理了郝阿姨的求助,讓她坐在自己座位邊上的軟凳上,耐心的指導她用手機填寫核酸檢測登記碼。“郝阿姨,你最近應該有段時間沒去過上海了吧?現在上海那邊疫情很嚴重,等到解除了再回去好了。”熟知郝阿姨雖然長期居住在社區,但時不時需要回上海探親的情況,顧家暉細心提醒道。
去年以來,百步經濟開發區(百步鎮)以實施社區服務大廳親民化改造提升為切入點,積極改造傳統“一站式”服務窗口柜臺,建設“易進入、可互動、能共享”的開放式“居民會客廳”,推動社區去行政化和去辦公化,進一步強化社區與居民互動融合。目前,百步社區已完成改造,百聯村正在裝修,勝利村本月啟動改造工作。今年,農豐村、得勝村、橫港社區都將陸續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