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海鹽縣緊盯企業融資需求和產業鏈提升方向,堅持開展“量體裁衣”式金融創新,因地制宜創新金融產品,在省內市內率先打造了一批“大棚抵押”“活體抵押”“小巨人”“數字貸”等本地特色金融產品,滿足企業個性化融資需求,讓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更有溫度。
一是讓“死資產”變成“活資金”。瞄準智慧農業發展趨勢,推出大棚抵押貸款并發放全市首筆貸款,讓固定大棚變成“活動資金”。海鹽縣農商銀行為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發放大棚抵押貸款,助力公司完成數字果蔬大棚建設,預計年產值可達1300多萬元;聚焦海鹽生豬、湖羊養殖特色,針對養殖成本大、回本周期長、抵押難等養殖業資金難題,創新推出“活體抵押”貸款,以生豬、活羊、活牛等作為抵押物,與人民銀行合作開展活體抵押物抵押登記,與保險公司合作開展活體抵押物保險,通過政銀險三方合作方式分散“活體抵押”貸款的潛在風險,盤活“活體資產”。
二是讓“小巨人”走上“大舞臺”。圍繞培育和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筑巢育鷹”專項金融服務行動,金融辦、經信、金融機構等單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聯企走訪、定期培訓、創新服務、低息貸款等手段,整合“政府產業基金 央行再貸款 金融信貸支持”模式開展投貸聯動,計劃五年內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100億元授信額度;在全省率先發布“專精特新”企業專屬信貸產品“小巨人貸”,為“專精特新”企業引進和培育人才配套推出“工匠貸”。
三是讓制造業競爭“新跑道”。為數字經濟做強做優做大提供金融支持,在全省率先推出“數字貸”,在數字基礎設施、數據資源等數字工廠建設方面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幫助企業解決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過程中的巨大資金缺口。“數字貸”以純信用方式進行發放,無須另行辦理抵押或擔保手續,單戶企業貸款額度最高1000萬元并執行優惠利率;組建數字經濟“金融管家”隊伍,由8名銀行客戶經理、8名網格專職社工組成的“8 8”金融服務團隊,以清單走訪、入場服務等方式,了解掌握企業數字化建設情況和融資需求,創新推出批量聯審貸款授信服務模式,確保“數字貸”實現快速推廣和高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