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終于回來了!今天我過生日,你怎么還是這么晚回來!”
3月11日,忙碌了一天的顧軍華回到家中,看著女兒強忍著困意還要等她一起吹蠟燭的樣子,心里不禁泛起一陣酸楚。面對女兒的埋怨,顧軍華總是笑笑說,“等疫情結束媽媽一定好好陪你,媽媽愛你!”而女兒不知道的是,這是顧軍華在一線連軸奮戰做疫情防控應急準備工作而沒闔眼的第26個小時。
“本來今年我想給女兒一個驚喜,邀請她的好朋友都來參加她的生日。我提前都安排好了,但是后來因為疫情形勢比較嚴峻,我就取消了。沒想到驚喜沒送成,連在家過一個簡單的生日都遲到了。”
每每說起女兒,顧軍華總是淚眼婆娑、滿心愧疚。
顧軍華是平湖一院醫共體廣陳分院院長,平湖市第十六屆、廣陳鎮第十八屆人大代表。家里有兩個女兒,一個8歲、一個21歲。疫情發生時,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她需要第一時間奔赴“疫”線,丈夫堅定地告訴她,“去吧,孩子交給我。”
防控工作是復雜而瑣碎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她忙碌的身影不停穿梭在白天和黑夜,每天都奮戰到深夜甚至是徹夜不眠。她總是事無巨細,每個環節都親自把關,除現場布置任務抓落實、村社區聯防聯控、核酸采樣點部署安排、防護物資準備檢查這些日常工作外,她還要不定時地去各核酸采樣點檢查確保檢測規范,雖然工作時間長、任務重,但是她依然干勁十足。她說:“我是人民選出來的代表,我就應該為人民做點什么,作為一名醫生,只有在一線心里才會踏實。”顧軍華深知疫情防控工作辛苦且存在一定風險,但她全然不顧,總是逆險而上,全心投入到防控工作中。從3月13日開始,顧軍華便放棄了與家人們相聚的機會,始終堅守在崗,吃和睡都在單位里,一周來她的睡眠時間只有斷斷續續的幾小時。
其實,比起小女兒的小任性,大女兒的懂事更讓顧軍華愧疚。女兒在上海上學,平時回家的時間很少,而今年三月初女兒休假回來,由于上海疫情形勢嚴峻,顧軍華第一時間讓女兒聯系社區報備,雖不是從上海的中高風險區回來,但顧軍華秉持著負責的態度,仍要求女兒去老家獨自實行“3+11”的自主隔離。而女兒從始至終沒有一句怨言,積極配合,定時核酸檢測。這個看似“心狠”的媽媽,實則心懷著守護千家萬戶的安全的大愛。
女兒的自主隔離,媽媽的堅守“疫”線,數不清這個小家有多久沒有團聚了。“媽媽,我回來這么久你還沒來看過我。”女兒隔著電話輕輕的一聲嘟囔,讓這個在外戰“疫”雷厲風行的媽媽破了防。“作為醫務工作者,我覺得我更有責任帶著家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大女兒一直很配合很支持,我一直很欣慰,但是我忘了她其實也還是個孩子。”
缺席孩子成長的珍貴時刻,顧軍華表示很愧疚很遺憾,但她并不后悔,從穿上白大褂開始她就在詮釋自己的職業擔當和責任所在。二十多年來,顧軍華始終堅守在醫療系統發光發熱,變換的是崗位,不改的是初心。懷揣著她那顆為民服務的初心,彰顯著人大代表為人民的情,干一崗,愛一崗,專一崗。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她最多去的是別人避之不及的發熱門診,從工作流程合理性、醫護人員的自我防護等多方位對開展的工作進行梳理與分析。
如今,她又義無反顧堅守“疫”線。從來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沖鋒與退縮,對于“白衣戰士”而言,只能“疫”無反顧,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