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在這艱難的“抗疫”之路上,有一些溫暖,驅趕著嚴寒,踩著陽光的節拍,與“抗疫”逆行者不期而遇......一份份愛心串聯出攻克難關的同心圓,一份份溫暖凝聚出抗擊疫情的向心力,在防“疫”一線,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老驥伏櫪,彩虹阿姨志在戰“疫”
凌晨四點半的平湖氣溫只有7度左右,龍湫灣居民彭海萍早早地來到南市社區領取大規模核酸采樣的物資,她是小區的一位普通居民,也是彩虹阿姨志愿服務隊的隊長。
在得知社區工作人員在3月13日集體上崗后,她第一時間來到社區報名做志愿者。之后,她活躍在各個工作崗位,她是秩序維護員,“亮碼、測溫、請間隔一米......”;她是信息輸入員,“健康碼、身份證拿出來......”;她是物資協調員,“3號點位缺口罩、酒精......”7天下來,她的喉嚨啞了,腳步也變得沉重了,但即使疲憊萬分,但她依然堅守崗位。
疫情無情人有情,當社區在面臨疫情防控的壓力之時,無數的熱心居民像彭海萍一樣站了出來,他們通過電話、微信群踴躍報名,風里雨里與社區并肩站立。相信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一定能取得最終圓滿的勝利!
捐贈萬斤大米,拳拳愛心助“疫”
“沈書記,你好!這些大米是我們的一點心意。現在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我們平時忙生產,沒時間當志愿者,就捐點必備的抗疫物資,盡我們的一份力吧!”近日,愛心企業曹橋香米負責人開著一輛小型貨車來到了濱湖社區,并向社區捐贈了1.2萬斤大米,請社區將這些大米發放給抗疫人員和部分有需要的老年人。
社區在接收到曹橋香米之后,立即組織開展送溫暖活動,通知轄區內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憑身份證到指定地點領取。“戴口罩,排好隊,注意保持一米距離。”同時,對于轄區高齡的、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社區安排了志愿者“送貨上門”。現場愛心涌動,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位老年人臉上。
曹橋香米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企業,得益于社會,更應奉獻于社會,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黨和政府的關懷,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承擔起一份責任和使命,為回饋社會盡企業的一份愛心和力量。”
“疫”路走來,溫暖不期而遇
在疫情期間,為方便與居民“零距離”溝通,松楓社區工作者指導樓道長給每幢樓都建立了“樓道群”。而社區的管控區——錦湖花苑小區的居民,他們通過“樓道群”,定下了一個美麗的約定:大家相約等到解封后一定要小區來次大掃除,恢復它本來干凈整潔的精神面貌。
3月24日晚,位于松楓社區的管控區-錦湖花苑小區收到上級部門正式解封的通知,頓時整個小區都沸騰了,大家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當晚,在樓道長的帶領下,幾十號人集結在各自的樓道里,大家拿起抹布,扛起掃把,提拉著水桶,三人一組,五人一群,有的清洗樓道扶手,有的掃除道路落葉,有的轉移垃圾包......不一會兒,道路變整潔了,窗戶變干凈了,整個小區在眾人有條不紊的打掃中煥發出了往日的勃勃生機。
小區居民陸大姐激動地說:“終于等到了解封的時刻,感謝黨和國家,在危難關頭,把人民的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每當我看著沖在一線的社區工作者、醫務人員、物業和志愿者每天幫我們配送生活物資、上門做核酸時,我就覺得非常感動......感謝他們的付出。”
有一種浪費叫“抗疫夫妻”
有一種浪漫,是戰“疫”路上相互陪伴,有一種深情,是攜手并肩逆風而行。在啟元社區,有一對志愿者夫妻,丈夫張云飛、妻子山玉妹,在社區發布招募志愿者第一時間,他們就一起報名了。他們攜手奔赴戰“疫”一線,共同參與了社區8輪大規模核酸檢測。大規模核酸結束之后,他們還協助社區給居家隔離人員送物資、核酸采集、裝監控等工作。
“一線防疫的醫護人員、社區工作人員、下沉干部、志愿者都很辛苦,我們在社區多做一點,他們或許就會輕松一點,現在每一個人在為抗疫做點貢獻,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夠戰勝疫情。”張云飛憨厚的臉上露出了羞澀的笑容。
在啟元社區疫情防控的道路上,像這樣攜手逆行的夫妻還有很多很多,他們是溫暖而堅定的普通人,舍小家成大愛,始終堅守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們是平凡又充滿力量的微光,必將匯聚成璀璨星河,驅散疫情的陰霾,迎來生機勃勃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