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上午,太湖街道白溪居民區發放全縣第一本2.0版“股權證”。今后居民憑借股權證上對應的股份數,年底即可享受相應的紅利。
在居民區黨群服務中心,承包組長和居民代表率先拿到了這本升級后的股權證。手里握著剛剛發下來的證書,居民們個個喜笑顏開。居民朱銀南介紹:“今年我家一共分到三本股權證,希望我們居民區經濟效益越來越好,每年分紅越來越多!”
記者發現,居民手中的股權證上除居民個人信息外還有股東人數、總股數,每股股值、總股值等內容。此次白溪居民區共發放1072本股權證書,共計2594股。白溪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朱宏亮介紹:“2021年我們經營性收入360多萬元,今年有望突破500萬元,到2022年年底預計可以拿出300萬元作為股金發放,預計每股可以分到800元。”
白溪居民區地處城鄉結合部,周邊企業多、商戶多。近年來,新一屆班子通過成立物業公司、出租辦公樓等經營模式,實現了集體經濟的跨越式增長。居民區的資產從2012年的不足1000萬元發展到目前的8000多萬元。2021年,白溪居民區啟動股權證優化升級工作通過對集體資產進行清查量化、對居民區成員身份核查排摸,讓居民更好享受集體經濟發展成果。太湖街道黨工委委員沈振興介紹:“白溪發展和股份制改革是街道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截至去年全縣分紅的村居有十幾個,太湖街道就有4個,總的分紅金額在300萬元左右。無論從數量還是資金額度占全縣的三分之一左右。”
截至2014年,我縣完成了首輪農村股份制改革,但當時很多村居集體收入較少。這幾年村居集體經濟快速發展,2021年,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9.05億元、經營性收入4.56億元,村均經濟總收入和經營性收入分別為389萬元和194.9萬元。股權優化、增資擴股工作有利于村民居民更好享受發展成果。縣農業農村局農村合作經濟與改革指導科科長商木星表示:“白溪居民區在原有股份制改革的基礎上,對近幾年集體的各類資產進行全面清查、核實,并依法開展了成員界定,本次發證更加明晰了產權關系、規范了運行機制、促進了社會和諧,為下一步集體經濟分紅以及實現共同富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