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如大考。這個春天,一場特殊而緊急的考試,不期而至。
一邊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嚴峻,另一邊則是我縣沉著“應考”——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一線醫務人員和基層防控人員共同拼搏,全縣人民共同戰斗。一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迅速打響。
科學決策 戰疫奪先機
3月12日凌晨,我縣乾元鎮發現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市、縣兩級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機制立即啟動。大考當前,縣委、縣政府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科學決策、精密部署,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劃定“三區”、大數據排查、核酸檢測、內防擴散、外防輸入……面對復雜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我縣快速反應、果斷出手,在縣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采取一系列切實有效措施,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贏得了寶貴的應對時機。
上下同欲、萬眾一心,“二級響應”的警報拉響以來,全縣上下夜以繼日,連續作戰。3月18日晚,乾元鎮完成局部區域(管控區第五輪,防范區第四輪)全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同一天,我縣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部署,強調要毫不松懈地鞏固防控成果,做好外防輸入和復盤總結提升,確保盡快打贏疫情防控遭遇戰阻擊戰殲滅戰。
防控不懈怠,發展不停步。連日來,縣委書記敖煜新,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波等縣領導又分赴各地,走訪企業、調研項目,釋放出齊心協力戰疫情、千方百計促增長的強烈信號。我縣各企業、項目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合理安排調度,統籌疫情防控與開工生產兩不誤,全縣的生產生活秩序有序恢復。
群防群控 基層見功力
“請出示您的證件,配合測溫亮碼……”傍晚5點,在乾元鎮疫情防控卡點,志愿者姚建偉開始了新一輪的工作:堅守卡點,為過往車輛、人員測溫和健康碼行程碼核驗。他這一站,就是7個小時。
今年52歲的姚建偉,經營著一家貿易公司。盡管每天都很忙碌,但得知此次疫情防控需要志愿者,他還是第一時間報了名。“我在乾元生活了20年,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能貢獻一份力量,是我的責任,也讓我感到光榮。”姚建偉說。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縣充分發揮基層組織戰斗力,落實社區鄉村網格化管理,發動全社會廣泛參與,打響了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全縣近1400個基層黨組織化為戰斗堡壘,從設置卡口到排摸統計,從黨員帶頭到聯防聯控,筑起抗擊疫情的銅墻鐵壁。2000余名網格員,與基層干部、志愿者一起走村入社,開展防疫宣傳、勸導人們不要聚集,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媽,生日快樂,禮物只能先拍個照片給你看看了,疫情結束了再給你啊。”何赟和蔡雙雙夫妻倆都是基層干部,疫情突發,兩口子幾乎同時接到指令,各自奔赴崗位。他們取消了回家給媽媽過60歲生日的決定,在安頓好女兒后,毅然決然投入到抗疫工作中。“關鍵時刻怎能后退!”連軸轉的一家人,少了團聚的溫馨,多了堅守的責任。
夫妻檔、父子兵,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們只是基層萬千“戰士”中的普通一員,沒有豐功偉績,只是力所能及地貢獻力量,眾志成城織起一張不留死角的防控大網。
科技賦能 “數字”筑防線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城市治理和管控能力“突襲”考驗,數字化改革亮點頻出的德清因勢而變,憑“智”出招。
從無人機空中喊話助力防疫,到“涉疫三區檢索工具”科學研判,我縣有條不紊地用數字化手段織出一張彈性有度、疏而不漏的動態管控網。
“涉疫三區檢索工具”基于省域空間治理數字化平臺德清節點的成果開發,通過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銜接省精密智控平臺“三區管理”模塊,使“三區”圖斑實時動態呈現在地圖上。基層工作人員輸入流調人員地址后,即可在地圖上顯示駐留點位,從而直觀辨別該駐留地是否在“三區”內,大大縮短研判時間。
各類“在線”公共數據的碰撞、計算、分析,成為我縣研判防控走向最重要的參考。而這些數字防疫的德清經驗,也正不斷被其他城市借鑒應用,僅“涉疫三區檢索工具”全省日查詢量就超了15萬次,在全省抗疫一線發揮了積極作用。
這是一次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這也是一場快速響應的抗疫行動,考驗著城市的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也折射出全體市民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連日來,全體德清人民站在一起,守望相助、眾志成城,凝聚起強大的戰疫力量。我們要為德清速度、溫度和精度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