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療機構免“掛號費”就醫項目是今年縣“兩會”票選的民生實事項目之一。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籌備,3月31日,該項目正式實施。
昨天上午九點半,70歲的市民沈慶仙來到阜溪康乾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例行復查,讓她驚喜的是,當天掛號她并未支付任何現金。沈慶仙說,她患有多年的高血壓和糖尿病,簽約家庭醫生以來,時常都會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藥或者檢測血壓、血糖,一年下來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她,掛號費就要七八十元。“掛號費那部分現金都不用自己出了,政府現在的政策真好!”
沈慶仙說的好政策就是“基層醫療機構免‘掛號費’項目”。根據方案,參加我縣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的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持社會保障卡或醫保電子憑證在我縣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等基層醫療機構就醫時,普通門診一般診療費在經統籌基金、個賬、公補資金、醫療救助及各類救助報銷之后,個人現金自負部分由縣財政承擔,其中急診、專家門診等除外。
縣醫療保障服務中心副主任胡曉彥說,以城鄉居民醫保為例,由于城鄉醫保參保人員不建立個人賬戶,以往群眾在衛生院普通門診就醫時,一般診療費為10元/次,基本醫保報銷5.5元后,其余4.5元需參保人員現金支付。項目實施后,參保人員現金支付部分(4.5元)將由縣財政承擔。“個人現金自負部分,在刷卡時系統可以直接予以減免,實行‘一站式’結算,對參保人員來說非常方便快捷。”根據預計,項目實施后,我縣財政每年將支出600萬元左右。
據悉,基層醫療機構免“掛號費”就醫項目自今年二月在縣“兩會”上被列入2022年民生實事項目后,縣醫保局牽頭,并與衛健局組建了合作專班,就該民生實事項目制定方案并開發調試了系統。經過一個月的籌備,3月中旬系統調試完成,經過多次測試,項目于昨天正式實施。目前,項目已在12家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34個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展開,實現了全縣基層醫療機構全覆蓋。
“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基層醫療資源的充分利用,在推進分級診療制度的同時,助推縣域醫共體的建設。”縣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宋生來表示,接下去縣醫保局將與衛健、財政部門聯動,進一步做好服務監管以及資金結算工作,確保基層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行和發展。同時,以民生實事項目的開展為契機,持續推出基層醫療保障服務的相關政策措施,提高老百姓在就醫上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推動我縣綜合醫改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