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委員,歡迎來到安吉縣龍溪村‘共享法庭’……”3月25日,一次別開生面的“云上”會客正在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受邀參加的40余名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通過視頻連線方式,由各基層法院院長當“導游”,“云游”了解各地“共享法庭”建設情況。
通過“云上”會客,市中級人民法院邀請代表委員“走進”轄區特色“共享法庭”,自覺接受代表委員監督,推動全市法院在比學趕超中打造差異化“共享法庭”。
“這個在線參觀形式新穎、效果不錯,以前只知道法院牽頭建設了一批‘共享法庭’,今天對這個新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回去我要好好跟片區群眾科普,讓‘共享法庭’能惠及更多人。”市政協委員周桂珠感慨。
“共享法庭”是深化訴源治理的重要前哨、群眾參與訴訟的便捷驛站,也是全市法院系統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小支點。去年以來,全市法院系統按照“鎮街村社全覆蓋、行業組織廣延伸”的建設目標,全面加強“共享法庭”建設。
通過現有資源整合,全市目前共建成“共享法庭”976家,鎮街覆蓋率100%,村社覆蓋率超過80%。化解矛盾糾紛827件,網上立案765件,在線訴訟、指導調解1500余件,開展業務培訓、法治宣講、組織庭審觀摩等各類普法宣傳活動126場。
為了讓公平正義在群眾身邊切實可觀可感,不斷強化全域“共享法庭”的協作配合,今年,市中級人民法院不斷升級協同模式,出臺《關于建立“共享法庭”全域協作機制的若干規定(試行)》,在全省率先推行全域協作機制。
據了解,“共享法庭”全域協作機制,是積極探索開展“共享法庭”間、非設立法院與“共享法庭”以及其他單位與“共享法庭”的司法協作,打造“共享法庭”黨建聯盟,讓“共享法庭”既實現司法服務共享,又實現司法協作共享。
市中級人民法院表示,接下來將秉持“用好創新也是創新”的理念,充分結合前端需求,打造更多差異化、個性化的“共享法庭”,讓更多的力量歸集到“共享法庭”。同時,充分發揮數字引領作用,結合湖州實際情況,探索研發“共享法庭”協同指揮模塊,不斷擴展“共享法庭”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