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來到位于平陽縣鬧村鄉上士浪村的寵物用品來料加工點,只見20余名村民或裁剪,或將長條狀的皮革對折,一派忙碌有序的景象。
“自從有了這份工作,一個月賺三四千元,又能就近照看家里的老人小孩,很方便!”盧大姐一邊笑著向記者說道,一邊嫻熟地操作著手上的皮革,只要20秒,一根結骨狀的狗咬膠半成品就在她手中完成。
記者了解到,鬧村鄉常住人口8000多人,多以務農為主,其中低收入農戶就有620多戶。因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選擇外出務工,農村剩余勞動力整體呈現“老齡化”“女性化”和“知識水平偏低”等特征。如何“擴中”“提低”,盡全力增加廣大農戶特別是低收入農戶的經濟來源,成為了鬧村鄉黨委的工作重點。
“鬧村鄉毗鄰‘中國寵物用品出口基地’水頭鎮,剩余勞動力可以承接寵物用品的下游產業鏈。我們前期調研走訪發現,村民們對‘來料加工’這種靈活、便捷的就業方式十分歡迎。”鬧村鄉上士浪村黨總支書記馮明欣介紹。
今年以來,鬧村鄉通過“山海協作”方式從樂清引入扶貧資金,積極探索打造“來料加工共富聯盟”,整合提升了閑置小學、村辦公樓等17處陣地,由鄉政府出面對接周邊鄉鎮寵物用品、花邊、筆記本等加工資源,并成立了一支集技能培訓、資源調配、志愿服務于一體的就業服務隊,讓低收入農戶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
目前,“來料加工共富聯盟”已吸納就業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