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奉化-文成山海協作產業幫扶項目之一,首批奉化水蜜桃幼苗,于近日運抵文成縣。該項目特點在于,將城市建設中的代建-運營-移交(BOT)模式,移植到精品農業開發上,致力為山區共同富裕探索新途徑。
寧波市奉化區被稱為中國水蜜桃之鄉。近年來,奉化水蜜桃已成為浙江精品農業代表之一,也是該區農民就業增收的主要途徑之一。當地水蜜桃畝均產值達4萬元至5萬元,遠高于一般農作物。市場價穩定在每斤8元至10元,禮盒裝售價甚至可達每個7元至8元。
為更好培育這一山海協作富民產業,兩地創新嘗試精品農業開發BOT模式。奉化掛職干部、文成縣發改局副局長單洋介紹,該模式是指通過前期對接,雙方在種植地所在村,挑選出幾位相對較年輕的村民來實施這個項目。由奉化免費提供樹苗、化肥,交給文成農戶種植。由村集體介入,幫助種植戶流轉集中土地。兩地幫助他們到奉化學習種植技術,在樹苗授粉、剪枝、套袋等關鍵節點,邀請奉化農技人員前來指導。等兩三年后、水蜜桃結果和盛產時,還協助他們打開銷售渠道。5年之后,這幾位種植戶要把這片果樹,無償轉交給土地承包戶。
這種模式的好處在于:對種植戶來說,相當于利用免費的各種生產資料和技術指導,獲得兩到三年的收益。對勞動能力較弱的土地承包戶來說,則不用承擔栽培前期的風險,持續獲得今后的產出收益。如果這一示范效果良好,還將帶動更多農戶參與種植。
目前,首批700多株奉化水蜜桃幼苗,將種植在百丈漈鎮長壟民族村,占地30畝。下半年,還會有一批樹苗運抵,屆時將讓該村種植面積翻倍。“這種模式,預計將帶動80戶,爭取戶均年增收超萬元,畝均產值達到原產地水平。”單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