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浪漫絢爛,氣象盛極;
石,端嚴質樸,琢刻生花;
賦,瑰麗恢弘,天馬行空。
漢代,是造“神”的時代,各類思潮蓬勃興起。
地位崇高的神仙們出門,或是騰云駕霧,或是搭乘瑞獸……
時間:即日起至4月6日
地點:良渚博物院(美麗洲路1號)
價格:免費(需預約)
浪漫的坐龜仙人
出門喜歡坐烏龜的神仙,一定是不為功利繁華所擾,萬事不著急的。此次展出的就有描繪“仙人乘龜”的漢畫像石拓片。
拓片刻了一位手持仙草的仙人,仙草好像彩綢一樣從仙人的手掌中飄散出來,仙人衣袖飄飄,纖腰妙曼,跪坐于一神龜背上,神龜昂首伸頸向前爬行。龜在古代是長壽的象征,仙人乘龜寓意長壽安康。
漢代真的有大到能把一個人馱起的龜嗎?其實古時候大型的龜甲類動物很多。良渚博物院的常設展廳里,就有一塊考古出土的黃斑巨鱉的腹甲,約有30多厘米長。
調皮的騎鹿仙人
古人對鹿格外鐘愛,“鹿”同“祿”,是靈動和財富的象征,《楚辭》中就寫到“仙人騎白鹿而容與”。
“仙人乘鹿”這類題材在漢畫像石中出現得非常多。
拓片上的兩個仙人乘鹿相互嬉逐:前一仙人面向后倒騎于鹿背之上,手心里長出一株仙草,像是在與后面的仙人嬉戲斗法,調皮可愛;后邊的仙人已從鹿背上升騰而起,正跨步駕云奮力追趕前邊的仙人。
錯戴花頭巾的河伯
河伯是古代漢族神話中的“黃河水神”,原名“馮夷”,也作“冰夷”。《抱樸子·釋鬼篇》說他過河時淹死了,就被天帝任命為河伯,管理河川。相傳,河伯出行的坐騎就是“魚車”。魚在上古神話中是祥瑞化身,多為水神的坐騎,穿行于人間和仙界,代表財富和子孫繁衍。
畫像石拓片中刻畫了四魚牽引一車的畫面。車上樹華蓋,乘坐二人,前為馭者,后為河伯。魚車前二人神擁盾持刀開道,魚車后二審執戟乘魚車相隨,可見河伯氣度不凡。
雷霆萬鈞閃亮登場的雷公
要說出門排場最響亮的,肯定是“雷公”了,展廳里這幅“雷公車”拓片動感十足:三只翼虎牽引著一輛“云氣車”飛馳而來,車上樹一建鼓,鼓上端飾有華蓋和飄帶;車上有兩人,前為馭者,后為雷公。古人認為天上的雷聲就是雷公敲擊天鼓而發出的聲音。雷公敲鼓咚咚咚,來年定是風調雨順的好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