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20個美麗鄉村提升村,這是今年我區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在這份計劃名單中,所前鎮李家村已經上榜。
三面環山,一面依水的李家村,流傳著“春季紅桃青梅又櫻桃,夏季白桃楊梅富硒李,秋季蜜桃柿子加板栗,茶香季季飄”的順口溜。雖然茶果之鄉美名遠揚,但是這里的發展卻不見起色。近年來,由于村級集體經濟薄弱,導致村莊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村民日益增長的需求,公共活動場所較少,文化內涵挖掘不夠等短板日益凸顯。
“借著美麗鄉村提升改造的契機,我們想進一步做優環境,找來會‘下金蛋的雞’,為村集體經濟造血。”面對村莊的美好前景,李家村的“當家人”李建明掩飾不住喜悅。從環境整治入手,打造一個集觀光、休閑、品茗等功能于一體的蕭山版龍塢茶村,已在他腦海清晰浮現。
其實,早在兩年前,為了打造美麗鄉村,李家村就邀請專業團隊進行了量身設計,定位為以“茶果之鄉”為主題,以“千年歷史”為特色,通過對村落人居環境的建設、鄉村產業轉型發展,來實現鄉村振興。
從去年開始,李家村更是啟動了全域整治,包括房前屋后清理、農村污水整治、上改下等工程。目前項目進度已完成90%左右,投資1000多萬元。在村莊公共設施建設上,籃球場、兩個兒童公園、一個戲臺、公共停車位等也相繼建成,村民獲得感越來越強。文脈重塑上,李家村還將重新梳理千年歷史,整合文化禮堂、回龍庵、議郞橋、村委等文化節點,利用村口空地打造村口公園,對村中一系列歷史文化遺存進行修復,打造李家精神文化核心。
變美不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為了謀求更好發展,增強后續動力,李家村依托良好的茶果種植基礎,鼓勵村民發展集農旅休閑、生態觀光、規模生產的復合型農業,打造文旅休閑產業鏈。如今,隨著首批民宿試點的打造,村民朱國慶家的院子圍墻已經拆除,透過低矮的柵欄,整個院子的景色一覽無余。“我已經騰出6個房間作為客房,等到6月楊梅采摘季,我家的民宿將正式開門迎客。”村民們期盼通過美麗鄉村的打造,村莊煥發新活力。(童志輝 袁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