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蕭山區首批裝修垃圾智能收集箱在北干街道投用,隨之配套建立了投放、清運到處置三大環節閉環管理的裝修垃圾規范化收運處置體系,這意味著我區對于裝修垃圾“運輸難、處置難、監管難”的問題,有了歷史性突破。
在北干街道塘灣名苑小區內,擺放著幾個“大家伙”——裝修垃圾智能收集箱。一下午時間,收集箱就被裝滿了,收運人員馬上來到現場放下一個新的收集箱,并將裝滿的收集箱整車運往南部固廢資源化利用項目進行集中處置。據悉,此次在塘灣名苑小區首批試點投放的裝修垃圾智能收集箱共6個,每個可容納8立方米裝修垃圾,放置在小區的三處不同區域。
北干街道公共服務辦工作人員王欣峰介紹,塘灣名苑小區是個新交付不久的小區,年后大量居民開始裝修,隨之產生大量裝修垃圾,通過裝修垃圾智能收集箱的落地,一方面規避了非正規堆放場地的產生,有效避免了裝修垃圾臨時堆放,另一方面也避免因露天堆放裝修垃圾產生揚塵問題。
記者從區垃圾分類辦了解到,隨著裝修垃圾智能收集箱體的落地,接下來我區將繼續完善“申請報備—分類投放—專線運輸一規范處置”的裝修垃圾處置流程。去年以來,我區確立“市場運作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屬地負責與部門協同相結合、政府補貼與有償服務相結合、職能部門監督與社會監督相結合”四大原則,出臺了裝修垃圾處置專項整治方案,目前所有鎮街已經完成了對轄區小區裝修情況的整體摸排,并制定“一鎮街一方案”,與有運營資質的公司簽訂裝修垃圾清運協議,推進裝修垃圾規范化收運處置全域覆蓋。目前,清運協議簽訂率已達100%。
“接下來我們將對裝修垃圾智能收集箱安裝智能設備,擁有定位及箱滿預警功能。此外,我們還將根據各個小區的裝修情況,推進裝修垃圾箱的布設,今年初步計劃在全區范圍內投放100多只裝修垃圾智能收集箱。”區固體廢棄物處置保障中心工作人員丁國良說。(項亞瓊 蕭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