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長埭村鄉村小道,放眼望去,茶園美景盡收眼底。茶園里矗立的標志性大雕塑、老廠房改造的白樺崊手作園、老舊籃球場蛻變的智能體育公園……長效整治、數字賦能,讓曾經的小茶村煥發出了新的魅力。
西湖區轉塘街道長埭村自入選浙江省美麗鄉村美育村(社區)試點單位以來,西湖區集中財力保障安排長埭村市級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資金303萬元,全力打造集優美生態、新型業態、休閑旅游、智慧管理等功能于一體,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農村精品村。2021年,落實長埭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資金200萬元,撬動社會資本110萬元,建設實施炒制中心改建、健身游步道(二期)項目,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提升村名滿意度與獲得感;落實農村事業經費、農村黨建補助、村干部基本報酬補貼218.6萬元,進一步支持農村基層“三保”工作。
西湖區長埭村堅持落實城鄉長效管理建設,村容村貌大幅改善、人居環境不斷提升。如今,更是借助新時代美麗鄉村精品村創建的契機,積極打造數字鄉村、未來鄉村,通過以“藝術+數智”的方式,用產業來帶動全村的發展,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在2022年初,長埭村被評定為市級共同富裕村,共同入選的還有轉塘街道上城埭村,長埭—上城埭—桐塢共同富裕帶及龍塢茶鎮共富聯合體。
一直以來,西湖區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在促進農民人均收入、發展農業經濟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為促進共同富裕建設夯實良好基礎。據悉,2021年西湖區全年119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可分配收入23.3億元,同比增長3.1%;農民人均收入50168元,同比增長8.6%;農業經濟總收入10.3億元,同比增長3.9%。
籃球場邊24小時無人便利店,掃碼進店自助結算,備受周邊群眾青睞;醫療健康一體機,村民受益免費體檢,健康風險評估管理,真正意義上實現精準預防與保健;西湖龍井茶產地證明標識上的二維碼讓消費者知曉茶葉的“前世今生”,背后是全程追溯;24小時為民服務自助機,30多個事項家門口即辦即成,數據成了跑腿員,老百姓都拍手叫好……從美麗鄉村建設到創建精品示范村,再到向“未來鄉村”試點延伸,西湖區緊緊圍繞“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首善之區”目標,在鄉村振興之路上勇作積極探索。
政策先行,強化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保障。西湖區出臺《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管理辦法》,“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的資金投入機制得到了進一步完善。集中財力支持重點項目,近五年來,共投入農林水支出9.26億元,以鄉村振興為目標,引導涉農資金向茶產業、美麗鄉村建設等重點產業傾斜,加快產業發展和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夯實農村地區和農業人口增收致富基礎。
厚植特色,全面支持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錨定茶產業發展現代化,持續做好西湖龍井品質保護“千萬工程”,年投入超1000萬元,支持茶產業從種質資源、統防統治、茶園生態建設至茶產業傳承等全生命周期的發展,持續擦亮“西湖龍井”金字招牌。支持打好糧食保衛戰,按照150元/畝的標準補助糧食生產功能區,助力完成糧功區整治優化面積1270.8畝;積極落實糧油生產扶持政策,2021年累計發放冬種生產、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規模種糧補貼資金約500萬元,提升農民種糧積極性。支持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落實區現代農業發展 “黃金十條”政策,年統籌投入資金約1億元,重點扶持農田基礎設施、農業科技裝備、美麗農業、農產品品牌建設、民宿和農家樂經濟、土地流轉等。
催化蝶變,全面提升人居環境不放松。助力全域美麗建設,積極落實城鄉長效管理資金保障工作。持續優化水環境,加強河道水體養護治理,年投入管養資金約5200萬元,確保全區境內160條河道干凈整潔;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年投入管養資金約600萬元,確保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惠及全區33個行政村、1.41萬戶農戶,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持續縮小城鄉環境差距,參照城市管養標準,對三墩、轉塘、雙浦鎮地區美麗鄉村建后長效管理經費予以補助,2021年補助資金約3250萬元,有效提升農村地區設施養護水平。持續改善村莊面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推進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2021年,爭取省級獎補資金1000萬元,落實區級獎補資金和撬動社會資本2300萬元,實施公益設施數35個,扮靚村莊面貌,促進經濟發展,催化鄉村蝶變。
謀劃未來,傾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村。制定出臺《西湖區未來鄉村建設財政獎補資金管理辦法》,加大政策整合和資金獎補力度,提高資金使用績效。預計年統籌資金近1億元,助力全域建設一批具有西湖風味的特色村、數字鄉村和未來鄉村,助推我區未來鄉村樣板村落地開花。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嚴守糧食安全底線,以數字化改革為抓手,撬動農村地區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持續擦亮“三農”金名片,逐步實現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