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寄快遞都要到縣城,光來回路程就要花2小時,現在快遞員直接進村,家門口就能收寄包裹,真的太方便了。”日前,垵口鄉大山村村民周火根從快遞員手中取回網購物品后,又順手給外地的客戶寄去了一箱土蜂蜜。
在遂昌,快遞進村、農產品進城已有了更為便捷的模式。2021年以來,我縣充分發揮縣域寄遞網絡和渠道資源優勢,積極整合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趕街服務點、益農信息站、“四好農村路”服務點等鄉村資源,聯合省郵政分公司,通過引入“數字物流”概念,啟動了全省首個數字鄉村物流中心建設(含農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全面打通了快遞進村“最后一公里”和農產品上行“最初一百米”。
“民營快遞一般各自為戰,難免會因價格體系不均、業務量偏少、成本偏高等造成增效緩慢,數字鄉村物流中心打造的“統一分揀、統一投遞、成本共擔、收益共享”模式則打破了這一成本屏障。”縣郵政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潘偉杰表示,全新的物流模式每年至少為民營快遞企業節約運營成本600多萬元、幫助農村百姓節約收寄件成本1800多萬元的同時,還能使投遞員日均提成收益接近翻倍。
作為聯系生產端和消費端的橋梁,快遞物流行業在助推現代農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延伸服務鏈,擦亮遂昌農特產品“金名片”,我縣同步在物流中心樓上創設了共享式助農直播中心,開通淘寶、抖音等多個平臺直播間16個,累計開展各類免費助農直播活動100余場,銷售額達120余萬元;配套的“郵政服務車”項目,線下開通“遂昌—嘉興”蔬菜運輸專線,實現生鮮農產品第一時間出山進城;新建的全縣首個數字鄉村駕駛艙,通過“智慧大腦”分析后,可向一樓的快遞企業發送快遞物流需求,真正實現智慧化、精準化物流調度。
此外,便捷的物流體系也極大提升了群眾的消費熱情。垵口鄉近兩個月快遞派件量從原先的70件每天劇增至300件。為提升服務的質效,當地村干部、網格員和包戶黨員等組成“紅色代辦團”,除了做好站點的日常工作,還積極以“第三方”身份為群眾代辦寄投物品,徹底解決了農村百姓不會寄件的前瞻之憂和民營快遞企業不公平選遞的后顧之慮。
“小包裹也能服務大民生、推動大發展。”下步,我縣將持續立足優勢、創新模式、深化舉措,進一步發揮好“數字物流”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拓寬鄉村振興、共同富裕道路,加快建設和美共富現代化遂昌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