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遂江線項目順利完成樁基鋼護筒下水。鋼護筒直徑3.9米,壁厚3厘米,長36米,總重260噸,采用雙排并聯(lián)“氣囊+牽引”下放的施工方法為全國首創(chuàng),標志著紅星坪大橋水下樁基施工正式拉開序幕。
“這是我們整條線的重難點工程。”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溫嶺至常山公路遂昌湖山至黃沙腰段項目總工程師易建波告訴記者,紅星坪大橋是遂江線項目的關鍵性、控制性工程,由于湖道兩側陡峭,湖水深度達到55米,其單樁獨柱鋼板梁結構的特點在山區(qū)道路通行條件差、內(nèi)湖無大型起重設備的情況下施工難度大。
“鋼護筒下水環(huán)節(jié),我們首次采用了雙排并聯(lián)‘牽引+氣囊’的方式。”易建波說,鋼護筒下水后將通過浮運的方式到達樁位附近,再將雙排鋼護筒分離,并通過底端注水的方式自行豎立,整個施工過程操作需要非常精準,且不能有半點失誤。因為一旦發(fā)生意外鋼護筒沉入湖底,在沒有大型起重設備的情況下,將無法進行打撈。“這項施工技術對于浙西南山區(qū)跨河橋梁建設,很有指導性和借鑒性作用。”
記者了解到,由于施工場地條件苛刻、施工難度大,光是前期技術籌備,項目技術團隊就花了整整四個月。“項目從2020年12月開始籌備,并提出了多種方案進行探討和論證。”易建波介紹,專家們對每種方案都進行了可行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分析、論證,最終確認了目前的實施方案。
據(jù)悉,遂江公路起于湖山鄉(xiāng)湖山村雷石自然村附近,銜接峽湖金公路,向西經(jīng)珠村畈村、紅星坪村,利用烏溪江大橋,終于黃沙腰鎮(zhèn)政府北側,銜接縣道603,項目路線全長38.895公里。遂江公路建成后將大幅縮短遂昌西部偏遠鄉(xiāng)鎮(zhèn)(西畈鄉(xiāng)、黃沙腰鎮(zhèn)、柘岱口鄉(xiāng))到縣城的距離,特別是西畈鄉(xiāng)到縣城距離約縮短約90公里,對促進遂昌西部山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和助推偏遠山區(qū)群眾脫貧增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