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黨和政府給我了第二次‘站起來’的機會,不僅提高了我的生活質量,也為我更好參與社會活動帶來了便利。”日前,當成功安裝上縣殘聯為其定制的假肢后,高坪鄉湖蓮村肢體2級殘疾人施女士激動不已。
肢體殘疾人因身體缺陷,在生產生活中有著極大不便,甚至部分人還出現消極悲觀的情緒。因此,如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提升個人幸福感和獲得感成為殘聯一直以來關注的重點。
縣殘聯通過前期的調查摸底,了解到今年全縣有10多名殘疾人因上肢、下肢殘疾給生產生活帶來不便后,便邀請專業技術人員來到縣里對符合安裝假肢條件的殘疾人逐一進行復查、測量、取樣、取模,并通過安裝假肢的方式讓他們重新“站起來”。
“一般安裝一條小腿假肢需要近萬元,安裝一條大腿假肢則需要2至3萬元,且因假肢損壞需要定期更換,這對殘疾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縣殘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讓截肢殘疾人離開輪椅、甩掉拐杖,重新“站起來”,我縣自2008年實施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以來,就積極為貧困殘疾人提供免費的假肢安裝、取模、調試、維修、保養等服務。
截至目前,我縣已為177名肢體殘疾人免費安裝了假肢,切實把黨和政府對殘疾人的關懷落到了實處,有效解決了他們生產生活中的困難,越來越多的殘疾人也因此走出家門并融入到社會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