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偏遠革命老區鄉,我們緊緊聚焦‘紅綠’融合,積極探索高質量綠色發展、紅色傳承在偏遠鄉鎮的實踐路徑。”一身畬族服飾的雷曉華,在“黨代表通道”上格外顯眼。作為“85后”的鄉鎮黨委書記,她已扎根偏遠山區13年。
毛垟鄉位于景寧畬族自治縣城西南,是革命老區鄉,具有濃厚的紅色文化底蘊。如何依托資源優勢把產業做起來,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這些年來,雷曉華堅持黨建引領,帶領全鄉干部群眾創建紅色教育基地,大力培育苔蘚產業,大膽嘗試“以紅帶綠、以綠托紅”融合發展的鄉村旅游,積極探索“生態顏值”向“經濟價值”加快轉化。
“毛垟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適宜苔蘚生長,發展苔蘚產業符合本地勞動力老齡化的特點,更符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雷曉華介紹說,經過全面考察研究,引進麗水潤生苔蘚科技有限公司發展苔蘚產業,率先把黨員干部組織起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引領群眾發展苔蘚產業,實現家門口就業。
苔蘚頑強不屈、平凡奉獻的精神,也與毛垟鄉村紅色旅游深度融合,在紅色教育基地中開設紅色文化主題的苔蘚盆栽DIY課堂、紅色苔蘚文創產品展示等,累計接待游客80萬余人次,帶動毛垟及周邊村旅游經濟收入達2000余萬元。
目前,毛垟苔蘚產業經濟帶動農戶100余戶。今年,還將新建一個集催芽、生長、煉苗一體化的苔蘚智慧工廠,帶領游客參觀感受苔蘚文化。
雷曉華表示,今后要持續推進“紅色毛垟·苔蘚小鎮”建設,推動“紅綠”融合產業發展。以有效投資為發力點,“大抓招引、大干項目”。以群眾增收為落腳點、群眾幸福感為歸宿點,完善紅色旅游基礎,擴大苔蘚產業規模。雷曉華說:“我們將圍繞全市打造共同富裕美好社會山區樣板的目標,切實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和社會保障水平,帶領毛垟干部群眾感恩奮進、接續奮斗,為打造偏遠鄉鎮共同富裕樣板而不懈努力。”